
熊宁和藏族孩子们在一起
美丽的天使
——记“西安最美丽女孩”熊宁(贝贝)
近期,西安各媒体都在报道着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女子的事迹。熊宁,这个陌生的名字宛若开放在春天里的花儿一样,美丽鲜艳却又短暂得令人伤怀。她被民间誉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
说到熊宁就不能不提及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青海的玉树。
位于青海省西南的玉树州是中国的“三江之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玉树。近三十万人口中的97%是藏族。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文成公主庙就修建于此......由于独特的地理原因,每年的冬季,严寒和暴雪都要袭击这片壮美而又苦难的土地。
2008年3月初,来自西安的年轻志愿者熊宁在赴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年仅29岁。
3月16日,家乡数千名各界人士自发悼念送别熊宁,千里之外的藏族群众代表将洁白的哈达敬献在她的灵前。
4月13日,为了怀念“西安最美丽女孩”熊宁,共青团陕西省委、共青团西安市委等以“传递微笑、传递爱”为主题,在西安大雁塔广场举办了熊宁寄思会。

团省委追授熊宁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团市委、西安志愿者协会追授熊宁为“西安市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
在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中,熊宁被追授“五四”奖章。
青海省追授熊宁为“杰出青年志愿者”并号召向她学习。
玉树州委、州政府追授熊宁“荣誉公民”等称号。
熊宁的先进事迹被纳入由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奉献者风采报告会”中。报告将于4月11日-23日在北京、保定、长春、武汉、西安等地举行。
熊宁是一个普通、善良而美丽的西安女子。
她和丈夫以及父母一家人幸福地居住在古城西安的雁塔路,离老远就能看见那座有着1350余年历史的著名唐代建筑大雁塔。
这个清秀的女子就像我们的一个平平常常的邻居一样。我想,以后当我行走在那条熟悉的街衢之上时,我一定会因为曾经这里重重叠叠地留下过熊宁美丽的身影而在心头掠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上帝对熊宁有着过多的偏爱,给了她天使一样的容颜和外形。她长发乌黑飘逸,肌肤洁白细腻,身材高挑,气质优雅,即使是在美女如云的西安,熊宁依然有着鹤立鸡群般摄人心魂的美丽。
她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酷爱读书,而且涉猎的书籍范围极广。“红楼梦”、“心灵神医”、“从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志愿者的管理”、“穷人的银行家”等等古今中外书籍都曾涤荡过她的心灵,熏陶出了她出类拔萃而高洁的精神世界。
而在中国纺织大学的大学生涯使她对生活的审美又有着一般女子所不能够的深刻理解,她身上所透露出来恬淡、自然、高贵的美丽令人惊艳。
熊宁短暂的生活经历简单而平淡。
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公司任过一段时间的总经理助理,却因那种灯红酒绿的所谓白领生活远非自己精神与心灵世界所需而毫不犹豫地弃之并回西安自主创业。
她曾在西安的朱雀门外开过一间叫“伊藤名物”的小服装店,过了一把“店主”的瘾,后来又和丈夫一起做过贸易和室内装饰等。
熊宁又是一个可爱甚至有些小资气息的淘气、任性的普通女子。
她的偶像是奥黛丽·赫本,她喜爱赫本的清纯脱俗。她和很多女子一样喜欢漂亮的衣服,她曾指着自己的衣物给朋友说:“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这一柜子衣服。”
有闺蜜笑她太瘦令她非常不服气,忙作出一幅健美展示状:“你看我这身肉肉。”
她和西安很多女孩子一样爱逛街并喜欢遍布古城街头的各种小吃。她对大街小巷的餐馆似乎都非常了解,甚至哪家有什么招牌菜她都非常熟悉,经常会把大家召集到一些很小很不起眼的店面,大快朵颐那些便宜而又可口的饭菜。
她也像很多女子一样因为丈夫无暇陪自己外出游玩而不快、赌气,甚至她第一次到青海玉树的旅游就是由此而起。不过,这次行程却完全改变了熊宁命运的轨道,那些生活在美丽而神秘高原之上人们的质朴、贫困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心地善良而纯正的女子。
原本她也可以像很多幸福而凡俗的女子那样无忧无虑、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快快乐乐地活着并安然地度过一生。可熊宁却是一个非常敏感、好心的女子,她慈悲的心难以忘怀曾经进入她眼帘的孩子和老人们破烂衣裳、枯瘦手指、死亡于严寒的牛羊和藏民们无助而忧郁的眼睛……

她的知识和阅历使她对价值观念、人生世界有着更为深邃的认知和感悟,熊宁决心要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帮帮那些老人和孩子们。
2003年她从广州回到西安,见朋友们时常说的话是:“我要挣很多的钱,我要出国。”后来在生活中她见到了越来越多社会下层的凄凉、冷落和悲苦后感悟说:“我要挣很多的钱,我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公益事业一直是熊宁的理想,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也是她的偶像。“穷人家的银行”这本书使她也天真地希望自己能办一家穷人的银行,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而改善贫穷的命运。她甚至为此专程赴京向有关经济学家请教实施的可能性。
熊宁生前坚持每周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自从07年初她第一次来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后,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有空就来看望这些被人遗弃的可怜的孩子们,最多时一星期能来二、三次。
她关注最多的是那些重残儿童和不漂亮、容易被人们冷落的孩子们,她说:“上天已经对孩子们不公平了,漂亮的孩子大家都喜欢,我要把更多的爱给这些残疾的孩子。”
熊宁经常带这些孩子回家,给孩子洗澡,换上漂亮衣服,带孩子去理发、去看病,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她不仅自己献爱心,她更是动员、影响了周围的很多人和她一起去,尽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传播善和爱的种子。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熊晴说,熊宁不是这里时间最长的义工,但她是坚持得最好的。去年她荣获了“爱心大使”荣誉,10名“爱心大使”中,只有两个名额是颁给个人的,其他都是颁给赞助企业的。
熊宁给朋友说她还想挣更多钱,领养一批孩子。可如今,这个美丽的女子却也永远无法实现她的愿望了。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冰冻雨雪灾害天气时,青海省的玉树州也发生了近年来罕见的暴雪灾。
曾经4次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从事志愿公益活动的熊宁从过年开始就挨个给朋友们发短信寻求可以捐赠的厚衣物和药品。为了募捐到更多的救灾物资,熊宁不知跑了多少家企业,动员了多少朋友。
出发前,熊宁还买了很多有“机器猫”图案的润唇膏和润肤露,这是要送给去年曾告诉她喜欢动画片里“机器猫”的那些藏族孩子的。
3月4日,在寒冷的路途颠簸了两天后,熊宁他们来到了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将募捐到的部分衣服、冻疮药等一些急需生活物品送到了灾区群众的手中。
3月10日,发生在距西宁还有三百公里的玛多县境内一场残酷的车祸,使熊宁花一般的生命凋谢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熊宁最后一次帮助藏族老人
大雪纷飞,天含清泪,痛悼熊宁。
在当地藏族群众的心中,比起熊宁这个名字,他们更早知道的,是一位在藏区奉献爱心叫秋英兰措的汉族姑娘,而秋英兰措就是熊宁美丽的藏族名字。
2006年,熊宁认识了玉树州称多县非常有影响的土登寺活佛秋英多杰。在秋英多杰活佛的记忆中,熊宁是个善良的女孩,不仅关心这里的教育,为当地受灾群众排忧解难,还努力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为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秋英多杰说:“她是个实实在在做善事的人,不图名利,这次听到玉树遭遇雪灾,不远千里赶来,尽自己所能帮助受灾群众和困难学生,年轻人有这样的勇气和心态实在难得。”
在得知熊宁去世后,按藏族隆重的纪念礼节,秋英多杰活佛还专门安排人员为熊宁诵经祈祷。
隆宝镇党委书记久文说,镇敬老院的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拿出仅有的10元钱,要求寺院给熊宁诵经超度,让她灵魂安息。
藏族的习俗,家里是不留亡人照片的,但熊宁去世后,青海藏民对熊宁念念不忘,隆宝镇几乎家家都有熊宁的照片,照片上的她依旧那样纯良的微笑着……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尽管熊宁自己还没有孩子,她却在07年去青海的途中认下家庭贫困的藏族少年昂文求达做义子,给了这个贫苦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曾创作了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缘》的藏族词作家昂旺文章先生,为熊宁谱写了一首名为《爱的怀念》的歌词,作曲家赵季平携子赵麟谱曲,以此表达对这位被誉为“西安最美丽女孩”的怀念。
在4月13日对熊宁的寄思会上,青年歌唱家谭晶流着泪演唱了这首汉藏名人合作的动人歌曲《爱的怀念》,哀恸悲伤感染着寄思会现场的每一个人——
“有一位姑娘/走过了雪域/轻轻的脚步/留下许多爱的怀念/有一位姑娘/美丽了雪山/灿烂的微笑/藏在炊烟升起的帐篷……/”

这个善良、美丽的女子把爱和善留给了生养她的土地,而她却永远地离开了那些喜爱着她的人们。
熊宁父亲眼中的熊宁纯洁、善良、阳光,这个中年丧失爱女的坚强的男人说:“熊宁做的事情,任何城市里的小孩,只要想干,就能去干!她没有什么伟大的,她只是一个善良的孩子……”熊宁是他人生最大的骄傲,他要在平静下来之后为女儿作一首长诗,作为送给女儿去世一周年的祭奠礼物。
如今,在浓郁的商品经济氛围与媚俗的大众文化圈中成长起来都市青年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正直而理想化的传统英雄榜样的地位逐渐弱化,所谓的现代明星和偶像意识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身心并生根、发芽、结果。很多年轻人把金钱、财富视作价值的终极追求,把安逸享乐理解为幸福的全部。
青春的意义、生活的理想、人生的价值以及关于幸福与快乐的含义被现实化、庸俗化。醉生梦死,物欲横流,自私自利,美丑混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活跃而快乐的思想潮水凝固,善良多思的情感火花熄灭,善与爱之树被剥蚀、摧残,仅剩下亲情这根光秃秃的树干,麻木地矗立在情感的荒漠。价值观、人生观的困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大爱,以及那些传统中的美德都被逼到崩溃的边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熊宁却在追求美丽和财富的同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庸俗地随波逐流。她用友善、正义为当代青年塑造了新的青春偶像,具有强烈的代表性、时代感和爱的感召力。
公元634年,美丽的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西行3000余公里,历经千难万险,走进雪域高原。她教化民心,关心民生,促进吐蕃社会的进步,被热爱她的藏族同胞当作度母的化身(度母,藏语中作卓玛,藏族佛教传说中的观音化身)。1370多年后的今天,文成公主的故乡又孕育出了一个杰出的女子。
我无意把熊宁比作文成公主,可是这个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的美丽女子难道也不是天使的化身吗?
如果上帝身边有天使,熊宁一定就是最美丽的那一个。
一场春雨后,阳光灿烂而明媚,树木草坪都萌发着春天的新绿,古老而现代的西安城沐浴在无限的春和景明里。街头人流、车流不断,修建地铁的工地仍旧干得热火朝天,到处是叽叽喳喳美丽女孩子的倩影,只是,这里头永远也看不到熊宁的美丽的身影了……
熊宁走了,这个美丽的小老乡永远的走了,她把悲伤和思念留给了那些喜爱着她的人们。贝贝安息——贝贝,这个可爱的名字是她的小名。
我能看到的将永远是停留在照片上的那张笑脸,笑靥如花般静静地开放……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泥土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深夜里,我的灵魂深处传来了艾青这首“假如”的朗诵声……

壮观的大雁塔广场,如潮水般追思熊宁的人们
2008.5.10 母亲节前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