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持否?

(2011-12-12 17:01:20)
标签:

杂谈

1

小时候看《少林寺》,真讨厌老方丈,他问李连杰“戒淫欲,汝今能持否?”

小李偷偷看眼手掌里定情的信物,眉尖耸动。

姑娘在门后看着呢,眼波象水。

老和尚没完没了“能持否?”

“……能持”

姑娘一扭头走了。

挺荡漾的心,你让人家持什么持啊你说。

2

昨天播完节目,我们组策划小余发短信说“柴姐,你当时采访时有句话我觉得不太妥当,尤其是在镜头面前。”

当时采访中,欧先生谈到一个事,我听着有点荒诞,就开了个玩笑,想消解一下气氛,想着反正也不会剪进片子里去,周围都是小年轻,哈哈一笑了事。

他这么一说,我想了想,是有点浮。回了一个“好吧,没必要公开说”

小年轻又给我回了一个“当时当事人没异议,也挺高兴。不过,记者是理性和感性交织的工作,感性让我们对一个人有兴趣,可呈现时又不得不追求客观和理性,不能逾越记者这两个字本身”.

我没话说,只能承认:“你说的对,谢谢提醒”

3

播完看观众留言,又被教育“你这期可平淡啊"。

淡不是不可以,看他的说法,觉得淡中的滋味不够,他说“知道你们资料不多,但光“少年”这两个字还不够做文章的么?”

哎是。

九个少年的事,能拍个好电影,我却问得太单薄,几个孩子看到的屠杀和对心灵的刺激,后来因为时长太短,没说尽就过去了------一部分原因是,大家觉得抗日这事还用说么?现在看来是用,大家知道的是概念,不知道的是个人的感受----观点会过时,事实永远不会,得扎得更深,才能把沾着土腥气的事实带出来。

我气急败坏跟老范说“你说这帮人怎么看出来的,在留言里跟我说,你别问的时候心里还想着你的下几个问题。”

他们怎么知道我当时急啊,只顾往前问,想着采访地点到几点就关门了,想着还有两天就得播了要问短一点后期好剪啊,想着反正只有二十分钟这些也够了------一有这个私心,脚不沾地地往前走,你就没那个定下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从容揉出筋道来,辜负了人家。

唉。别解释了,陈虻从开头就说,“别跟观众解释”,是,就我能做的这部分,我确实没做得足够好。

赶着翻了一座山,就停下脚,还插了个红旗“我来过了”

前头还有青山无数呢。

 

4

我有个业务上很尊敬的人。几年前,他看我采访曹德旺,提醒过我“不要不能自持”

他说“你太放松了,忘了在采访了”

我那时候还觉得这样好呢,碰到比较性情的人,就性情以对怎么了。

“你别让观众看出你的喜好来,生活里你怎么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你就不能有这个”

哦。

但哦完过一阵子又忘了。这几期节目看下来,有时太松,有时太紧,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他前天又提醒我“你看人家芭芭拉沃尔特斯,老了,越来越稳定克制,你也得这样。”

“哦,成熟是么?”
“不是成熟,”他说“这是你的职业要求,你成不成熟都得这么办”

方丈啊,你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都不能少
后一篇:节目预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