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都不能少

(2011-12-10 20:19:20)
标签:

杂谈

1939年,九个少年目睹屠杀,在一间破教室里,发誓抗日,“伤了相互照顾,死了替对方收尸”。他们见过国人遇害后被砍头无法辨识,就用针和墨在胳膊上刺下自己名字以便相认。

战争中,七人牺牲。

年纪最小的男孩,眼睁睁看着一个接一个人死去,却无法收捡遗体。

近三十年前,他决定践行誓言,寻找近半个世纪前的遗骨,找了一片荒地,搭着窝棚,钻井取水,点着煤油灯,与蛇鼠为伴,开始建造一座陵园,安顿2000多位在抗战中逝去的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今年他86岁,胳膊上刺青犹在:“欧兴田”。

节目预告: 周日晚央视一套22点36分,《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坛地址
后一篇:能持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