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柴静
柴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773
  • 关注人气:619,5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不愿活,还是不敢活?

(2007-03-15 21:32:32)
 
                            
   
柴静:

“我找到很久,最终没有找到李燕的博客,希望这里的留言你能传达给她。

我也是残疾人。先天性的脊柱裂下肢无法站立行走,轮椅代步。以我自己的经历无法去鼓励她,说坚持就可能有生命的奇迹等等,这些话显得过于苍白。

旁观者无法想像她真实的体验,残疾人特别是重度的残疾,从心理到生理所承受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痛苦。当人无力承受时死亡不见得如大家想得那样是一种逃避。

说一个题外话:李燕的事情反应了更真实残疾人的现实生活。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的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有多少,得到的机会与生存的权力有多少?除了亲人的照顾,我们能指望什么?08年的奥运在即,但看看北京的街道,能看到几个残疾人出行?

社会一方面在强调残疾人的自强自立时,是否在教育、康复、就业上更切实的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残联对于残疾人来说,现阶段还是一个你不找他找不你的情况。

当人们把残疾人划归为弱势群体时,是代表这个群体的弱势还是这个国家的弱势?残疾人的生存现状是证明着自身的残疾,还是这个社会的残疾?

当一个人去选择死时,是看不到生的希望。”
emma
 
     “在你的文章里,谈到对这件事的态度,支持或反对,我有些疑惑,为什么只有这样两个选项?固然,这是以一个年轻而痛苦的生命的真实诉求作为前提的,但仔细阅读你的文章,我觉得,让她不堪承受的,与其说是自身的现状,不如说是由对他人的生与死的目击而引发的关于未来的恐惧。
    父母不在了怎么办?是像“大街上那些满地打滚讨吃讨喝的残疾的人们”那样活着,还是像“表哥”一样带着泪痕,发着恶臭死去?不难看出,个体的深重忧惧是以远为广阔的社会现实作为基础的,而用以应对这个残酷而复杂的现实的难道仅仅是安乐死合理与否这样一个真实但却狭促的议题?   
    这个议题由一个充满恐惧的病弱女孩提出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令人钦佩的。但其他的人呢?除了肯定的支持和否定的劝慰,我们就不能多想一些事情吗?除了安乐死,与残障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法律、制度,甚至是文化问题(为什么李燕会那么自然地想到父母之外的人对自己的嫌恶?)是否同样真切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当然,我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也不免感到有些迂阔,因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更切实的设想,但是,如果《柴静·观察》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至少我一直怀着这样的希望),那么众多真切的关心和严肃的讨论难道不会激发出能够生产现实的想象?
注:找不到原贴了,请留言者告知我称谓,明天添上
 
  
                              
    而对李燕的情况和脑瘫的孩子,只是迫于残酷的现实情况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办法,这和真正的立法允许安乐死,相差太远.我们应该立法来保障残疾人和病人的权利,让他们真正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有效的治疗,这才是正道.我们的社会应该是,每位公民的生命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他是残疾,智障还是重病.这种尊重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不让他死亡,而应该是保障他有尊严的,象个人一样活下去.
   
     通过李燕这件事情,最实际的是作用是,唤醒公众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了解和对类患者的关注。呼吁政府,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针对此类病人的基金会才是最现实的。
     而对于李燕,我希望她能从对未来安乐死的期望中走出来,因为毕竟她是因为对未来生活的恐惧而产生了安乐死的想法,而不是对生命已经厌倦。
     我们更不能鼓励她对生命厌倦。
                                         ----庖丁解驴
                          
                        
 昨天,在那个节目的录制现场,我跟李燕通了一个简单的电话。 

    我问她“我知道你内心的恐惧,但是我想知道的就是,假如这个世界上,如果你父母辞世之后,还能有一个人,能够像母亲那样爱你,照料你,你还会想到安乐死吗?

    “世界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我的妈妈了”

    “我知道。”

    “我现在在哭,因为我听到你的声音”

    “别难过,李燕,我们都在你身边,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像你妈妈一样,关切你,爱着你,知道吗?”

    “但是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很现实,还有那么多很现实的东西无法改变。”

    “你爱生命对吗?”

     “…”

    “李燕,请你一定要回答我这个问题,你爱生命,对吗?

    “对”

    “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像你的母亲,假如这个世界上能够有这样的人,能够帮助你像你现在这样生活下去的话…

    “我觉得没有这种可能,即便有的,没有像我妈妈这么细致照顾我。我妈妈现在都把我照顾的细致到什么程度,我跟很多媒体都说过,我妈妈现在是兼职很多,厨师,妇科大夫,婴儿护理员,还有保洁员,还有其他的”

    “我知道现实。我只是想真的了解你心底最深的那个恐惧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是不愿活还是不敢活?”

     “…”

     “能不能说,如果能有象你妈妈这样的爱的话,你是愿意活下去的,我能这么理解吗?

    她停了一秒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表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