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沟

(2006-11-23 21:13:57)
                      
今天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来采访,题目是“生于1976”
问我与上代新闻人是否有代沟。
我想起几年前在《新青年》的时候采访吴冠中,他说“徐过在的话,我要请他喝茶聊天,张大千来,对不起,不要见的,我觉得话不投机,有代沟”
学生让他讲讲,他说“漂亮和美不同,漂亮讲的是那个质感、细腻,美往往是造型艺术里面的独特性,构成美,这两个不一样。我觉得张大千的就是漂亮,像《飞萧楼》。潘天寿的是美、感人。”
他又解释“代沟不是以时代划分的,是以思想来划的”。
 
                       
晚上回家,看钱钢的《旧闻记者》。代沟
当年的《大公报》在国民党治下以“不党 不卖 不私 不盲”立世,一纸风行。
37年天津沦陷,《大公报》誓不在沦陷区出一张报纸,于是辗转上海,汉口,桂林,武汉,重庆,香港…
撤离武汉的时候,他们发表《休刊声明》“自从暴敌进攻,我们的事业财产,已随国权俱沦,所以在汉出版,实际就几个人,此外毫无所有,而这些人可能贡献国家者,只是几支笔与几条命…”
撤离桂林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几十位坚持到最后的职员,背着行李,在黔贵交界的大山里徒步前行。
在重庆,报馆被敌机炸毁,他们把印刷机搬进山洞里出报,发行量在战乱间居然有十万份。
抗战八年,《大公报》拒绝和其他报纸一起申请由政府担保的国家银行贷款,因为报社的原则是“向不接受或参加任何方面资助”
报纸得不到政府提供的足量的白桶纸,不得不买黑市的高价纸,及至到乡间收购手工纸。
1945年时,读者对报纸的印刷质量忍无可忍,投书批评。
报纸登出《紧缩发行启示》决定停止扩大印户和增加分销点,以遏制亏损。
钱钢是当初《南方周末》的主编,写到这段时,他笔端有浓得要滴下来的感情“谁听过一家媒体对读者有这样的恳求?一,将阅读之报转赠亲友阅读,二迄今为止单独订阅者,在可能情况在约集若干人联合打阅…
一份报纸心甘情愿选择的困境,令六十年后的传媒人心酸眼热。
 
                        
 
翻找出几年前录制完那期新青年节目之后的笔记,上面记下吴冠中还有一句话,他说“新旧之际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