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口罩大叔
口罩大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2,531
  • 关注人气:2,0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个园01 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2014-12-26 09:01:01)
标签:

个园

私盐

两淮盐商

黄至筠

丛书楼

分类: 江浙皖沪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网络图片:程咬金的画像,貌似右边的是宋代临摹,但左边的粗犷汉子更贴近其在书中的形象)

少儿时期的口罩颇喜欢的书籍中有《隋唐演义》,到如今还能把隋唐好汉们的名字、绰号和排名如数家珍;口罩印象最深的却是无论怎样排名都没进入“十八好汉”之列的混世魔王程咬金,此人造反之前的职业是“贩私盐”的,十来岁的口罩问了好几个大人也没弄清什么是“私盐”。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网络图片:盐场)

食用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历朝历代都有严格法规来管理盐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目的是掌控盐业所带来的巨额税收。盐历来是零售价格低廉的商品,而且相比粮食、食用油等,需求量也相当小。然而,正是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因为生产成本极低,特别是制盐工艺在清初从煎制改进到晒盐之后,盐价从产地到零售市场的价格差有数十倍,却仍是百姓们所必须、也买得起的东西,巨大的利润空间是政府进行专管的原因进而达到控制税收的目的,也是各种形式的私盐屡禁不止的动力。有资料表明,清代中后期的私盐至少与官盐平分天下,甚至要大于官盐。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网络图片:《大清盐商》海报)

清朝盐业基本承袭明制,除少数地区外,政府都严格确立了引额分配及产区与销区的配套。食盐行销之前,首先必须“请引”,并立即进行课税,然后盐商才有资格去规定盐场收盐、按规定线路运输、在规定区域销售。以传统产盐的两淮地区为例,清代淮南有二十个盐场、加上淮北的三个,共有廿三个盐场登记在册;两淮盐商的行销区为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范围。造册外的盐场之产品、超过盐引的数额、销往规定区域之外的行为,都算是“私盐”。因为制造成本低廉而且利润丰厚,“私盐”历来都在最终的零售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政府损失相当数额的盐税且不说,同时也聚集了相当客观的民间财富,而处于风头浪尖上的就是“盐商”。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网络图片:关于乾隆下江南的影视剧,这三人搭档的和珅、乾隆、纪晓岚似乎更广为人知)

在官督商销体制下,盐商有总商和散商之别,盐引一般由总商一次领出,然后散商分认额引。总商往往由德高望重的大盐商担纲,游走于盐务衙门和散商之间,实为盐业中真正的“大鳄”。康雍乾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激增的人口导致了食盐需求量的暴增,政府不得不采用允许预提、甚至增拨配额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矛盾,盐税的总收入当然增加,同时产盐重地的盐商们获利丰厚,政府与盐商的关系迅速步入“蜜月期”。每当政府有“需求”时,盐商们踊跃捐款,称之为“报效”。以乾隆朝为例,两淮盐商共计军需报效1480万两、助赈报效210万余两、助工报效231万余两、备公报效927万两,以上共计2849万余两;既然得到了大量报效,朝廷也采取各种措施以保障盐商得到更多实惠,如加斤、加价、豁免、缓征等,还多次发放库存帑银,借给盐商领运,俾资周转。乾隆和嘉庆两朝,两淮盐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其总商更是如日中天的角色。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说到两淮盐商的总商,黄至筠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此人原籍浙江,其父曾在赵州做官,黄至筠本人于乾隆卅五年(1770)生在赵州。十几岁时,黄至筠父亲去世,家产亦为人掠去。数年后,他骑着一头毛驴独自进京,凭借父亲的朋友给他的一封信,见到了在京的两淮盐政。不知是被黄至筠的谈吐和才气所折服、还是二人达成了什么私下交易,或者本就是黄本人可以杜撰,这位管辖两淮盐政的最高长官,居然把这个骑驴而来的年轻人送上了两淮总商的位置。前文说了,总商一般为德高望重的大盐商担任,黄至筠既没有盐商的身份、也没有可以服众的年龄和身世,能够坐上总商的位置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目前能找到相关黄至筠的记录并不太多,他初做总商的嘉庆初期,正是两淮盐商如日中天的时候,但到了道光年间,盐政改制,他仍然尽心尽力地让两淮盐界的局面多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两淮盐业就走了下坡路。黄至筠到如今还有名气,是因为他在扬州留下一座私家园林,号称与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明园”。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相当富有的两淮盐商们在两淮官盐集散地扬州建了不少私家园林,往往以自家姓氏冠名为张园或李园等,颇有攀比和斗富的意思,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就是黄至筠的“个园”。黄至筠累计二十年、耗银六百万两(相当于江苏的全年税赋),建造了这座私家园林。之所以没有叫做“黄园”,盖因黄至筠生性爱竹,竹叶三片形似“个”字,即为“竹”字的一半,于是种植了诸多竹子的黄氏园林被取名为“个园”。有钱,才能有个性;有钱,就这么任性!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口罩的参观是从侧门进入的,那里恰好是个园内的“万竹园”,现有六十余种竹子近两万竿,其中不乏稀有品种。给口罩留下不错印象的是三种:一种是竹节颇似乌龟甲壳的竹子,称为“龟甲竹”、另一种叫“黄金间碧玉”,此竹竹秆金黄色,貌似枯萎其实是优良的观赏竹,还有一种是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围着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沿着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转个弯就是一道白色的山墙,门上的匾额是“竹西佳处”四字,“竹西”取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后来人们就以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了。此门进入是桂树掩映的小径,而且种的是银桂,“银桂”谐音“迎贵”,是迎接贵宾之意,因此又称“迎宾道”。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小径的尽头是座上下两层的小楼,叫“丛书楼”,上面是给园主人儿子读书、藏书的地方。丛书楼匾额原本属于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大盐商马氏兄弟,就在个园对面的街南书屋,马氏败落后,黄至筠购得马宅,将街南书屋中一些厅堂匾额、楹联移入个园之中。马氏兄弟虽为盐商,但勤敏好学、广交朋友,是典型的儒商。“二马”时期的丛书楼曾以藏书十余万卷名噪一时,乾隆年间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时,马家进献书籍七百七十六种,为全国各地私人进献之最。

 

扬州个园01 <wbr>从官盐和私盐、盐运和盐商说起 

丛书楼附近的地面上有两处鹅卵石砖片瓷片铺设的图案,一是铜钱两枚、花瓶一只、戟三支,寓意为“连中双元、平升三级”;另一处是传统的“五福同寿”圆形图案,五只蝙蝠围绕着“寿”字,五福所指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无论是“平升三级”还是“五福同寿”,都是中国古人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和祈愿,但摆在“个园”这样的豪华私家园林里还是显得有些俗气了。(待续)

 

博主近期其他博文:

大明寺,鉴真大师东渡传法起步的地方

土耳其25 阿马西亚,本都王国最后的痕迹

土耳其24 锡瓦斯,从塞尔柱旧都到建立共和国的根据地

土耳其23 伊斯兰世界独一无二的精神病院

土耳其22 “人头遍地”的陵墓和小国王的“大国梦”

土耳其21 两千年前在罗马与安息两大帝国夹缝间生存的弹丸小国

 

土耳其20 从空中到地面,多角度欣赏卡帕多西亚“仙人烟囱”

土耳其19 卡帕多西亚,错综复杂且功能齐全的地下城

土耳其18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和神秘的岩穴教堂

土耳其17 丝路驿站、塞尔柱首都和旋转托钵僧发源地

谒北镇山庙,登医巫闾山

从萧太后到李成梁,北镇千年历史的两个闪亮时代

 

南极,虽未亲临,但仍能“零距离”接触

青岩寺,东北地区香火最盛的佛教寺院

土耳其16 两千年前的超奢华艳遇

土耳其15 从安塔利亚到西戴,古罗马在亚洲的黄金海岸线

土耳其14 古罗马精品石雕像,安塔利亚博物馆的无价之宝

土耳其13 狮头、羊身、蛇尾的魔怪奇美拉

 

土耳其12 寻访神秘的利西亚王国遗迹

土耳其11 在土耳其最好海滨度假地体验高空滑翔伞

土耳其10 棉花堡,土耳其最受中国人喜爱的地方

土耳其09 古罗马时代的豪宅和献给罗马皇帝的建筑遗迹

土耳其08 以弗所的地标建筑和两千年前的公共厕所

土耳其07 世界最早的妓院广告和现存最大的古罗马剧院

 

土耳其06 拥有一百多乳房的女神和超大阳物的男神

土耳其05 世界西医发源地和圣经新约的撒旦王座

土耳其04 阿索斯,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度蜜月的小城

土耳其03 因“史上最著名私奔”毁灭的特洛伊城

土耳其02 加里波利战场遗址和一百年前的惨烈厮杀

土耳其01 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和一座伟大的清真寺

 

速度与激情2 - 2014上海冠军赛车嘉年华之花絮

速度与激情1 - 2014上海冠军赛车嘉年华之场地赛

郭亮村,不仅有着中国最著名的挂壁公路

太行山民在绝壁上开凿的挂壁公路堪称奇迹

康熙重臣陈廷敬的祖宅被称为“皇城相府”

郭峪村,明末流寇作乱时崛起的城堡村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