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争议、建在国保文物中的博物馆
标签:
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贝聿铭真珠舍利宝幢文征明手植紫藤 |
分类: 江浙皖沪 |

苏州城内景点很多,以拙政园为代表的多处私家园林个个经典,但在大名鼎鼎的拙政园旁边,有个很值得看也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就是与太平天国忠王府连成一体的苏州市博物馆。
四年多前博物馆重建时引发过很大争议,除了耗资三亿多,主要是对馆址与拙政园和忠王府融汇贯通对世界遗产和国宝文物的负面影响。
作为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为此也饱受非议。原籍广东的贝聿铭,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对园林韵致自然有一份深厚而特殊的情感。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把博物馆分成三大块,即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苏州博物馆的馆藏丰富,毕竟是春秋吴国的重地,也出过太多文人骚客。堪称镇馆之宝的至少有两件,一是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1956)的越窑秘色瓷莲花碗,型如盛开的莲花,构思巧妙,造型精致,端庄有姿。
二是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1978)的宋代真珠舍利宝幢,主体是楠木,分为须弥座、幢殿、刹三部分,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也反映出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
不同时期的其他藏品很丰富,如果是古董爱好者或许呆上一整天也不够。太平天国忠王府被巧妙地安排在博物馆的后半部分,是普通的江南府第建筑,但其中文征明的手植紫藤和太平天国古典舞台应该是其独有的。
忠王府的正门则被设计成博物馆的出口,忠王府作为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拾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