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琅的本性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上)

(2009-03-11 17:00:42)
标签:

施琅

郑芝龙

郑成功

石井镇

衙口

靖海侯府

分类: 心灵感悟

紧承《洪承畴“叛国”小议》一文 (上)&(下)施琅的本性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上)

口罩此时造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体验“拔拔灯”的风采,又不想回头走来时的山路,所以选择绕行南安县城的大道,然后南下官桥镇,到水头镇与老友会合。他的业务实在繁忙,原来的同往衙口的计划搁置到第二天。离开水头的时候,看见有路牌指向石井镇,那里是郑成功的故乡,他的父亲郑芝龙曾归隆武麾下,后被洪承畴诱降,仙霞献关直接导致了南明隆武政权的覆灭;郑成功本人在南明中后期也一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是他的原话,所以在李定国策划的广东战役时,郑成功出兵不出力,导致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付之东流。口罩心里不禁嘀咕了一句,这方圆几十里的确名人辈出,但怎么尽是些倒戈变节的主儿?水头镇二十几公里外是龙湖镇,继续向东几公里有个名为衙口的海边村落,出过一位曾经备受争议、近年声名大噪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施琅。对了,就是那位《康熙王朝》里的平台功臣、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里的主角,明清之际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将才。

 

施琅的本性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上)

施琅早年随黄道周率军援赣时所提建议被拒不听用,降清后随李成栋入粤又备受压抑,广东反正后转入郑成功部受排挤亦不能发挥所长,他的军旅生涯前期没有受到过重视,恃才傲物的他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愤懑。郑成功并非一个胸怀广阔的人,与傲慢跋扈的施琅之间总有芥蒂,真正导致两人交恶并决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为郑芝龙旧将,老郑降清后曾德成了施琅部下。看到施琅并不得志,曾德想利用自己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听到消息大为愤慨的施琅当即派人捉回曾德斩首,完全不顾郑成功的“驰令勿杀”。郑成功就此认定施琅反形已露,密令拘捕施琅兄弟和他父亲。施琅本人在亲信和当地居民的掩护下,被捕后居然能奇迹般地逃离,但盛怒下的郑成功追杀施琅未果后斩杀了他的父亲和弟弟,造成施琅死心塌地投靠清朝,因私仇一意同郑氏为敌,本来不习海战的清朝得以利用施琅建立一支可以抗衡郑氏的水师。口罩不想去讨论施琅的气节问题,因为口罩觉得施琅根本就是个没有气节的人。如果把施琅看成一个“职业经理人”,他的所作所为似乎更容易被理解,个人的功名对他而言是超越一切的,或许“良臣择主而侍”是他信奉的行为准则吧,这样一来,施琅忽明忽清反复数次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施琅的本性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上)

施琅降清后立即上谏收复台湾,却因天气原因两次跨海出师未果。正在致力如何平定三藩的康熙皇帝免了施琅的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让他在内大臣的虚位上等了十三年,才给了他再次大显身手的机会。施琅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一战定澎湖,恩威并用地让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归降,实现了台湾的和平统一。清朝收服了郑氏集团之后,因台湾“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倾向于“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作为少数派的施琅力排众议,多次上书进谏,最终促成清政府在一六八四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驻兵一万戍守。至于他力谏的原因固然不乏国土安全的考虑,但从他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出发,应该还是包含私心在内,毕竟平台是他的功绩,弃而不守会直接让他的功劳降低几个档次的。施琅因平台之功受康熙帝召见,“解所御龙袍敕赐,亲制褒章嘉许”,并封其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永镇福建水师,施琅于是达到了其军旅生涯的顶峰。他七十五岁之时卒于寓所,赐葬于惠安黄塘镇,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