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美国留学的学生住进家庭旅馆

(2010-01-21 03:06:31)
标签:

杂谈

家庭旅馆又称移民公社,在洛杉矶华人聚集的城市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旅馆,我看到一个牧师在几年前写的文章中说,仅在山谷大道两边,就有75到100家左右。他去家庭旅馆传福音,那里的人在神的感召下嚎啕大哭。其中的艰辛痛苦可略见一斑。

 

这几年,家庭旅馆一直都在,大多靠近律师楼,职业介绍所和超市,三室一厅的康斗里有10几张床位,每晚收费6到8元不等,总之,收费低廉,二房东免费提供米面油盐,蔬菜水果等自付。住在家庭旅馆的人分两种,一种是从外地打工回洛,准备换工或寻找律师办身份的,还有就是刚到美国落脚,打杂工的人。

 

每次,我往返机场要固定请一位机场接送的先生,这位A先生和我很熟悉了,三年前,他的孩子在高中一年级时移民来美,进入了这里的公立学校,第一年还充满斗志,据他说,第二年就有点泄气了,主要是学校的学习环境有些问题,家长孩子和学校三方之间缺乏及时沟通,导致孩子失去上进心,也不想补习了。好在,他们已经有身份,美国上学深造的机会一直有,只要想学,要求不是特别高,也不用过分担心。他的孩子现在不错。

 

在来去机场的路上,A先生和我谈到了留学生包括小留学生的话题。他说,家长送孩子来美国念书,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念高中,都要谨慎。最近,他看到一个现象,美国经济不好,外州的留学生听说加州这边发展机会多以后,纷纷过来了。这些学生中主要是因为家中无法继续支持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被迫放弃学业,来加州的,有些人就落脚在家庭旅馆里。A先生讲的时候,语气十分惋惜。

 

家庭旅馆里面什么样呢?我没有进去看过,但在当地的华文报纸上曾经看见过一些报道。2003年,我采访时也遇见过一位中年女性,她在做保姆期间的空当处,就住在家庭旅馆里,因为照顾人做月子,身体比较虚弱,有的雇主家不仅休息不好,也吃不好,她就在家庭旅馆熬骨头汤调养。等下一份工作来了,她再去下一家,有时,只在家庭旅馆里临时住两三天。

 

居住在家庭旅馆里的人流动性很大,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住过家庭旅馆的长春男子,他抱怨说,说好了合住的人凑钱统一买蔬菜水果肉类,但总有不自觉的人。所以,他干脆自己买自己的。由于条件的限制,家庭旅馆的住客男女都有。虽然分男女房间,但毕竟是混住,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难免会出现下面故事中的问题。

 

一位来美国几十年,做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房地产公司里总有人说有关家庭旅馆的笑话,一个员工就把原来的房子拿来做家庭旅馆,也闹过笑话。一天中午,这位员工突然接到房客打来的电话,让他赶快回来,说是出人命案了,把她吓坏了。

 

这个员工一听,放下电话就请了假,匆匆赶回去,一到才发现,根本什么事没有。原来,这个房客刚住进家庭旅馆不久,中午正在厨房炒菜,就听见从房间里传来一阵阵恐怖的尖叫声,然后就没动静了,等她继续炒菜,尖叫声越来越瘆人,她担心再不打电话就出大事了,所以赶紧拨打了房东电话。

 

A先生告诉我,现在就有从外州来的留学生住在家庭旅馆里,他做机场接送的知道,真是让人替这些学生捏把汗。A先生说,美国的消费,尤其是学费,还是高,国内南方经济发达城市的家庭还是有实力供孩子到美国上学,但是,北方一些城市的家庭却没有持续足够的实力。尤其是进入一般学校的留学生,有时,家里的学费供应不上了,孩子听同学说加州机会多,就暂时放弃学业,陆续过来了。但是,学到一半,没身份,将来的前途令人担忧。

 

我们不是当事人,也没机会接触这些孩子,我相信,一些落脚家庭旅馆里的留学生,自己不会说的。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恐怕也不会和远在国内的家人说。但,A先生因为做专车接送这一行,他比较了解。以前,他倒是没和我说过,说明以前这个现象不太明显。以他的接触看,现在留学生住家庭旅馆的情况绝不是个例。虽然是少数,也要引起做家长的注意。毕竟,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一个结果,不是我们送子女出来留学的初衷。

 

近两年,美国非移民签证政策放宽,据报道,2009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签发了9000个学生和访问学者签证。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一些美国大学也坐不住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留学市场,争食这块大饼。近日,我看了一些博客和留学中介网站,不难体验到其中的滚滚热潮。而假期回国的班机上,我的左右位子基本是留美的中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个个看起来朝气蓬勃。

 

每个家庭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都是怀着殷切期望的。除了一些极其富裕的家庭,大多数家庭毕竟是家长含辛茹苦奋斗,给子女积攒出一笔费用。从一些媒体报道和博客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他们不必担心费用,但这是少数,尤其是私立高中和本科获得全奖比较难。

 

当然,即使完全自费,国内的一些家庭供养一个孩子留学不成大问题,否则就不出来了。即使如此,家长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把几年读书的资金计算规划好,自费四年下来,不是小数目,指望打工挣钱补贴,目前不是很容易。各种利弊做个分析,再决定是否走出这一步,不能盲目随大流。花钱还是其次,主要是在孩子最好年华的这一段,尽量少走弯路。毕竟:出国留学是康庄大道,但,有荆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