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4卷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作者:王行娟
单位: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100007)
电话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助人成长。这种从理论到技巧都是借?国外的咨询方式,如何成功地在国内运用,是国内热线正在探索的问题。
北京的妇女热线自1992年通至1998年底,已接了42000多个电话。来话者中,大体有三个要求:一是情绪的渲泄,只想有一个诉说的机会,当她们把烦恼倾诉之后,就会表示“我好多了”,满意地挂断电话。二是认知的改变,希望听到咨询员对她现状的分析。三是希望得到指导。希望得到指导的来话者占多数。为了对来话的女性达到助人成长的目的,妇女热线的咨询原则是,在聆听、共情、理解的同时,注意咨询中的启发性和疏导性,给予来话者方向性的指导让她们面对现实,看到前途和希望,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
|
我们主要作了如下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疏导法,这是用理性的方法引导来话者从情绪化的状态中走出来,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
有一位恋爱三年、结婚一年,怀孕六个月的女性在电话中说她要离婚。咨询员在聆听后了解到这对夫妻的矛盾是沟通不良造成的,于是通过交谈引导她从情绪化中走出来。
V(咨询员):你还愿不愿意想些办法解决你俩的矛盾?
C(来话者):关键是他的态度,这家不是他的家。
V:他每天按时回家,这本身说明他还是想着这个家,还要这个家。
C:需要归需要,就是太自私了,希望他有责任感。
V:那你有没有把这种愿望反馈给他?
C:他应该知道。
V:他是不是有时不知道?
咨询员在这里点出了夫妻矛盾的症结所在,就是不正面表达意愿造成的误解,就进一步引导:
V:你其实没有直接表达你的需要。
C:对,没给他说。
V:间接表达是一种谴责对方的情况下的表达。
C:我觉得他这种行为应受到谴责。
V:你可不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把你需要他关心直接表达出来,你们的关系会不会改善?
C:我觉得他应该知道。
来话者坚持她的意见。咨询员没有放弃,她了解到求助者的丈夫在她刚怀孕时主动做过饭,来话者挺高兴却没有表达,认为对方应该知道时,就进一步引导她。
V:他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还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给他一个积极的反馈,让他继续这种行为。所以,表达需要,对对方的赞赏,这些方面可以试一下。
这个原来打算离婚的女性,改变了认知,答应试一下,高兴地放下了电话。
二、思路拓展法。这就是扰动来话者原来的思维方式,引导对方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有三种可以使用的技巧。第一种是逆向思维,反传统的做法。
有一位老年女性,她的丈夫经常与一些年轻女性混在一起,妻子看不惯,夫妻老吵架,她来过电话,咨询员建议她对老伴更温柔些,把他往回拉。可她怎么做,老伴仍拉不回来。这次她又来电话,要求再给她出个主意,咨询员给了她一个全新的思路。
V:您别围着他转,不要一天到晚琢磨他做什么,跟谁去吃饭啦,都谁给他打电话啦。您琢磨琢磨自己,怎么让自己过得快活,过一种您认为比较愉快的晚年生活。
C:你的意思是别太亏了自己,好好地自己生活了。你这一说我明白了,心里痛快多了。
第二种是用系列的提问扩展来话者思路,在作出抉择时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
来话者有个一岁半的孩子,妻子因丈夫缺乏责任感想离婚,但为孩子的监护权犹豫是忍还是离。咨询员没有提出任何建议,而是顺着她的思维,提出系列的问题:
V:你觉得分开,日子会比现在好过吗?父母不太愿意吧?社会压力你能承受,考虑过吧?离开(重庆)有可能吧?能调(动工作)吗?
是不是考虑过以后还要成家?
……
当来话者表示这些问题都考虑过了,咨询员说:既然你考虑的时间很长了,那你可以下决心,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了。
第三种办法是对质。来话者的想法有时候是前后矛盾的,或者是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对质的方法就是指出他们的矛盾之处,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有一个女性爱上了一个有家的男人,男人不愿履行诺言与妻子离婚,她不知道怎么办。
C:除他以外,我好象没有别的选择,我没有选择,也不想选择。
V:你不想选择?
C:对
V:实际上就是我刚才说的一个道理,现在不是要你做选择,是你能不能承受。你刚才说你是靠边的地位,你能持续承受吗?你今年26岁,或者27岁还能承受,29岁呢?
C:呃,不行。
V:是不行。那时候你陷得更深,也更痛苦,你作其它的选择可能更难。
C:就觉得好象没办法,其实是懒得想(笑)。
三、领悟法。就是把握问题的实质,引导来话者提高认知。
有个来话者是家庭暴力受害者。
V:您的处境您说了好几遍了,我也问了好多问题,您说您该做的都做到了。现在您想想这日子过不下去是谁的问题?
C:是他的问题。
V:说的是啊,既然主要问题出在他身上,光您想办法管用吗?
C:不管用。
V:可以说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关键是您自己对丈夫的暴力采取什么态度,幻想他有朝一日回心转意不再打你,不太可能了。
C:啊,关键是我自己。
四、平等交流法。咨询员与来话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咨询员遵循助人自助的方针,与来话者进行交流。
有一个结婚5年的女性咨询怎样做个好妻子。她说她很重感情,注意家庭,但事业上不行。她觉得女人就这样了,但丈夫老发脾气,她担心丈夫在工作中会遇到比自己强的女人,
V:我觉得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好。有的女人有了丈夫、孩子后,心全扑到这上面了,忘了自己啦。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我,不要忘了自己的自尊,独立的个性。
C:对,我发现好多妻子工作能力很强,越是自尊自信,丈夫更爱她们了。
V:你很自强,做出一些成绩,不光给他看,而且证明了自己。
C:对,别白活一世,对吗?
V:对,你的自我实现的价值。
C:社会价值。
V: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C:啊,对,不仅仅是个女人。
一个女人应该是什么,在咨询员与来话者的对话中,相互补充,得出了一个完整的结论。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认识,谈话又转到来话者焦虑的问题上。
C:我现在有点太注意家庭了,有时我……
V:但是我感觉你只是倾向,你还是应有一种意识,一种自我意识,这是很好的。
咨询员让她看到有利因素,提高信心。
C:我常常也追求完美,全部为了他,但我又很失落,他也不认为这有什么好。
V:你要“抓住”一个人很难,因为,人在改变,你只有抓住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是能相信的,我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只有相信自己,才能相信别人。
C:噢,你这点说得很对,我有时觉得,我为了不失去他,老是尽心地去适应他,我明白啦,我还要再好好思考一下你的话。
这个案例在启发和教育上是做得比较好的。
妇女热线面对的是城市中不同层次,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咨询范围涉及女性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方位的服务,它的功能已不仅是心理咨询,还兼负超教育和启发、疏导的作用,它实际融合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和思想工作的一些特点。如何探索出适合于妇女热线的咨询原则,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