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熊范二烈士专祠碑记
(2014-04-24 22:05:54)
古皖安庆,雄踞江左,控扼南岳,号曰宜城。八百里皖山人文荟萃,三千载皖水亭阁星罗。熊、范二烈士专祠,旧名慈云阁,坐迎江寺西,振风塔侧,为清顺治怀宁县令马刚初建。是时,前有四宜亭,后有广嗣殿,其庭院森森、殿阁云错,蔚为大观。至光绪二十五年,为皖省巡抚谥英果敏公祠。三十四年,皖新军首领熊成基、范传甲于马炮营率部起义,为推翻帝制鸣响首枪。壮士魂兮撼山岳,烈士碧血染江河。为烈士青史彪炳,民国初废英翰公祠而建熊、范二烈士专祠,并交迎江寺僧广法专管,广法又传于僧竺庵。至此,慈云阁为寺僧闭关禅修之地。民国十二年,沙门常惺藉此创办僧学院,开中国佛教教育之先河。二十七年,住持本僧大开山门,广纳孺子,建平民小学。庚申九月,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市博所在地。高堂广厦之间,屡有中华历史文化及英烈人文图片布展,遂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丁丑初,住持皖峰筹资修广嗣殿毕,数度呼吁还阁归寺,惜抱憾而去。新世纪初,有衲子圣权卓锡,拓廊轩于殿阁,开经教于法堂,得使寺风整肃,道场庄严。又八方奔走,数度鼓呼,藉政府决策之英明,市博怀大局于当前,阁乃还本归寺。又整顿旧栏,添设新制,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噫吁兮,一阁虽小,而沐历史之烟雨,经民族之沧桑,书百年中华之壮丽,可谓伟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士大夫之风范矣;开拓奋进,上下求索,则伟丈夫之襟怀也。佛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呜呼,宇宙万象,乃平等觉相,实相非相,亦为众生所得究竟圆满之相。唯此,广法、竺庵、本僧、皖峰、圣权者,乃至一切怀民族大义之士,当与天地共日月,与此碑而共存矣。是为记。
宜城瘦翁 黄复彩
文
迎江寺住持 圣权
立
公元二零一四年四月
前一篇:今天
后一篇:读曹寇的两个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