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的亲属是怎样集体毁掉梁武帝的
(2011-05-03 12:42:29)
标签:
文史杂谈 |
萧衍称帝后,各兄弟子侄均受分封。其六弟萧宏最受优待,被封为临川王,并在最富庶的扬州任刺史。“为将则覆三军,为臣则涉大逆”,史家对萧宏这样的评价可谓太准确不过。他曾在一次北伐中受命担任前线总指挥,但两军对垒,却弃军逃跑,被人称为“逃跑将军”,任扬州刺史后,则贪得无厌,利用权力,竭力盘剥,其扬州城里,有半条街的店铺都属他名下。萧宏荒淫无度,有名有姓的妻妾即有几十位之多,所生子女上百。早在天监中期,萧宏即受到御史中丞任昉的弹劾,但萧衍却说,一个亲王,贪就贪点吧,只要他不造反就行。直到有人举报,说萧宏府中私藏了武器,武帝这才觉得事态严重。于是,他于某一天突然闯进这个六弟的府上,把个萧宏吓得半死。武帝一处处察看萧宏的院子,一处处查看他的库房。然而走了大半天时间,仍不过走了一半不到的地方。武帝又让人打开一间间库房,但见那库房门口贴着标签:金银库、玉器库、玛瑙库、珍宝库,另有绸缎库、蚕丝库、棉花、油漆等库……真正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虽然一下午所见不及萧宏全部财产的十分之一,但却也够让人触目惊心的了。所幸没有搜到任何武器,武帝放心了,他调侃了萧宏一句:“阿六,你的日子过得不错啊。”及至后来萧宏与其侄女乱伦而被发觉,梁武帝不想家丑外传,仍然没有处罚萧宏。只是萧宏自知罪恶滔天,在惊吓中死了。
除了萧宏,更有“京城四凶”,“建康三蠹”。
萧正德是萧宏之子,梁武帝侄子,原过继给梁武帝,后由于武帝生下萧统,萧正德还本。普通年间,以萧正德为首的“四凶”为患京城,贪赃枉法,甚至杀人越货,无所不为。武帝几次削其番位,但不久又让其恢复原职。侯景之乱时,萧正德打着官军旗号,却里应外合,迎侯景叛军入城,直接导致南梁王朝的最后覆灭。
晚年的梁武帝一心向佛,不问政事,而他的宗至至亲一个个占据富庶之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搜括民脂民膏,《魏书》称,至梁末,梁宗室“其王侯贵人奢淫无度,弟兄子侄侍妾或至千数”绝非夸张之语。
宗室的腐败,更导致政府官员的大面积腐败,梁武帝的宠臣朱异因善于迎合晚年梁武帝的心思,极受梁武帝信任。朱异也是历任时间最久,权力最大的一位朝臣。由于大权在握,朱异势若中天,又贪得无厌,一批无赖之徒投靠在朱异的门下,官商勾结,沆瀣一气。陆验、徐驎二人是京城有名的奸商,这二人仗着朱异的关系,在京城欺行霸市,胡作非为,使“百贾畏之”。此三人,被人称为“建康三蠹”。
四凶、三蠹之外,更有“四尽”。
中央官员如此,地方官员更是如此。当时即有“北路鱼,南路徐”。北路鱼指竟陵太守鱼弘,此公为官任内,境内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庶尽。荆州一位姓徐的官员,“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史绮,服玩悉以金银”,这位官员经常携妻还妾出外游外,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避让。避让不及者,便受重罚。
正是由于南梁王朝的官吏腐败如此,致使梁武帝立国以来的天监之治很快灰飞烟灭。在侯景之乱中,南梁王朝大厦倾覆,梁武帝本人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