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

标签:
百丈清规马祖道一宝峰寺 |
分类: 图片 |
禅宗自六祖慧能后,出现五家七派。唐会昌废佛,一批禅者隐居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奉新县境内开辟道场,马祖道一创“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理论。在轻物质,重精神的时代,四方学人纷纷前来宝峰寺,厌于官场的青年学子考官路上听说宝峰寺,便不再去考官,而来这里“考佛”。而入住宝峰寺,需要严格的考试制度,甚至严于考官。时人感叹“选官不如选佛”。寺内有唐代碑刻《选佛场记》,记录这段公案。
出家人众多,道场渐大,为管理带来新的难题。鉴于此,马祖道一弟子百丈怀海禅师着手制定一整套管理制度,这就是中国佛教第一部管理法典《百丈清规》。
奉新县大雄山下百丈寺,乃《百丈清规》发祥地。百丈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只存留清同治年间寮房数间。但据陪同的一位县干部说,百丈寺主要毁在一九三几年国内革命战争,大批经书被X军烧掉了。直至2004年,当代禅门高僧、百岁老人本焕法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着手恢复百丈寺,至2009年工程告竣。现百丈寺占地1200余亩,佛殿仿唐代建筑,有旧时“骑马关山门”的宏伟气势。
靖安宝峰寺及奉新百丈寺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史称“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
占地1200亩的百丈寺气势宏伟,镜头所拍为天王殿一半建筑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天下清规”以赞叹《百丈清规》的修订适于天下丛林
住持顿雄法师将一套明版《百丈清规》赠送采访团。团长梁啸天代表采访团接受这套珍贵的文献。
即心即佛,够我们参一辈子的。不过,还是回到马祖的另一句话上来:“平常心是道”吧。
江西佛学院就设在宝峰寺。去年十一月我到这里,佛学院的学生们到湖北受戒去了;时过半年,我再次来到这里,仍然不见一个学生,经打听,同学们是到少林寺参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