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神的泥土:黄骏骑散文新集《泥土的升华》读后
(2008-12-27 09:43:26)
标签:
潜山黄泥岭天柱山聂聪桑皮纸陶瓷 |
分类: 读书笔记 |
黄骏骑托人带来他的散文新集《泥土的升华》以及杂文集《一得集》,各近三十万字,厚厚两大本。这不能不让我惊讶,这些年,黄骏骑写了多少啊!一个在官场博弈的官员,却能手不释卷,写出这样洋洋洒洒的文字,在这个文学泛滥到人可标榜为作家的年代,黄骏骑的勤奋和他对文学的执着令人感动。
这些年,我的足迹几乎踏遍安庆周边每一个区县,而跑得最多的就是潜山。我最敬重的皖峰上人是潜山人,在他人生的暮年,曾一次次回老家罗汉乡捐资、兴教,每一次我都陪同着他。皖老所做的那些善举,多由我去打前站,直接联络的人就是先担任宣传部长后又做县委副书记的黄骏骑。这样,与他的交往就多了起来,后来他又成了我的作者,交往就更多了。一开始是恭敬地称他“部长”“书记”,不知什么时候,他称我“宗家作家”“宗家主任”,我便也称他“宗家部长”“宗家书记”了,彼此都有戏谑的成分,距离却近了。他的经历有些传奇,十几岁就做了乡村教师,又早婚,五十岁不到就做了爷爷辈人,做了官,一支笔仍不离手,官做得如何不得而知,文章却越写越好。有人说,文学是一个魔瘴,人一旦招惹了它,不论将来是为何物,文学的情结却始终追随着你,丢不掉,甩不脱。黄骏骑正是如此。
每一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的一方精神基地,贾平凹的基地在商州,孙犁的基地在荷花淀,黄骏骑也有自己的精神基地,他的精神基地就在故土潜阳。这片基地不仅为他的写作提供最新的发现,更是他精神回归的一处故乡。于是,他在这精神故乡里寻觅着,发现着,也咏叹着,他在故乡的河流里洗浴着浑身的尘埃,并把自己的感悟传递给我们,从而让我们同他一起寻找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或许是我对潜阳大地的喜爱,我以为,《泥土的升华》中,最有价值的当是“潜阳情思”一辑。同是熟悉的官庄,同是熟悉的黄泥岗,但在黄骏骑的眼里,却有着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黄骏骑作为故土写作的优势所在。
文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散文的写作却似乎一直维系着传统的版本。正如黄骏骑所说,散文写作要有一个现场感,落实到一个基点,那就是写实。写实是散文的物质外壳,而精神发现则是散文的灵魂所在,二者缺一不可。黄骏骑的散文基本是写实的,但我们看到,他在物质外壳的大厦上支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让我们生起无限的畅想。他写龙潭的竹,写痘姆的陶瓷,写金紫山的桑皮纸,每一样都写得相当传神,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这些竹,这些陶艺,这些桑皮纸传递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代代相传的工艺流程,在古文化背景上,这些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依然闪烁着现代文明的光芒。“竹乡龙潭,因为有了竹,山有了风情,水有了灵秀,不老的青山翠岭,生长着永不枯竭的希望。”(《龙潭竹乡行》)“痘姆万年泥与火,素雅妙手兴和衰……今天的陶瓷,孕育着现代人的理念,明天的陶瓷,预示着更为广阔的用途和神奇。”(《泥土的升华》)
黄骏骑虽然走出了大山,成为一名官员,但是,他骨子里却仍然是一个山民。“君自故乡来到,应知故乡事”(唐·王维)。深深的故土情结让他不时回到山里,去感受山的雄浑,山民的纯真。他漫步吴塘堰,拜谒聂聪墓,他在黄土岭思贤,他与古桥有约;遥远的牌楼河是一面镜子,他在这镜子里照出了自己的童年,也照出历史的变迁;他站在古桥下,古桥就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一百六十年过去了,它依然如此平静,如此平和。“我为永镇古桥感动,永镇古桥不愧为山里人的象征。”这哪里是在写桥,分明是在写山,写山民,也写他自己,或者是写他理想中的一种精神。
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与日复一日的喧嚣之中,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困惑,我们烦燥,我们失眠,我们忘记了祖先是怎样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于是,黄骏骑领着我们去一处处探访那些桥梁那些作坊,他领着我们去看吴宕的红叶,去踏踩古镇的石板街,去品尝唇齿留香的豆腐,去观赏赏心悦目的陶艺,他要让我们同他一道去热爱这片古老的大地,去深情拥抱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村庄。他要让我们明白,唯有大山,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和精神归依的故乡。黄骏骑说:“回望他们,有一种令人心悸的灵魂飞越到远方,生命仿佛豁然洞开,我分明感受到历史在这里的深沉呼吸。”(《拜谒聂聪墓》)黄骏骑走进大山,将灵魂安放在这大山的怀抱里,于是,他得到了安宁,“闻着花海的芳香,我很快入睡了。”(《花满查冲岗》)
在所有文体的写作中,散文应该是最成熟也是最普及的一种。散文的题材无所不包,大到城市的变迁,小到一缕茶香。但是,正如王国维所言:“散文易学而难工。”散文的难,即在真,散文的美,也在真。那些装腔作势,故作高深的作者,无论怎样掩饰,都必然会在他的散文中暴露无遗,那样的散文,也恰恰是最让人喷饭的娇柔之作。黄骏骑是一位官员,但我们在他的散文中却没有读出高高在上,也没有读出故作高深,我们从他的文字中能听到石板路上叮当作响的打铁声,能听到茶馆里余韵悠长的乡村俚语,嗅到的则是绵柔的茶韵,是泥土的芳香。有时候,你会感觉黄骏骑就是那其中的一种声音,黄骏骑是把自己完全地融合到那些乡村茶馆,融合到那片芳香的泥土中去了。
黄骏骑在后记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黄骏骑生长于这片土地,通过这些文字,他让自己的精神重新回归到这片土地。我以为,在泥土中升华的不仅是潜阳大地,也是黄骏骑其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