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半日记

标签:
东林寺王雷泉大安法师净土宗环境保护夏令营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东林寺荷花
7月24日,午后与王总及世磊从潜山三祖寺出发,前往巢湖鼓山寺,却听说复旦大学教授王雷泉正从鼓山寺往三祖寺而来。我知道,我与王雷泉会在同一条公路上相遇,但却只能交臂而过。
王总驾车,三人在黄昏的细雨中一路向巢湖方向而去。
结束了鼓山寺的活动,26日上午再次回到三祖寺时,王教授正在房间里一边看书,一边等候我。王教授是受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的邀请,前去为那里的夏令营讲课的。我与王雷泉以及当时还是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的魏磊即现在的大安法师都是十多年前九华山佛学院建院时聘请的第一批客座,2000年,魏磊辞亲别家,披剃中国净土第一寺,取法名大安。这些年,大安在全世界讲授净土,以他的学识和修养,已成为佛教界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前年五一,我曾携家人及鲁生的一家去东林寺度假,大安法师在他的丈室接待了我们,而在这盛夏之时,能与王雷泉再次相遇,是令人高兴的事。于是,我决定陪同王教授前往东林寺,顺便拜会身为东林寺方丈的大安法师。
此行则由三祖寺住持宽容法师驾车,一行三人从潜山上合界高速,直往九江方向。王教授是个健谈的人,说到中国当前的一些林林总总,他在诙谐和幽默中更不乏独到的见解。而我知道,他的演讲更具魅力,我希望能在东林寺再次聆听王教授的精彩演讲。
至九江市已是中午,恐东林寺已过午斋,遂进入市内一农家乐饭馆,席间一桌二制。王雷泉爱酒,据说他越是饮酒,演讲时越有激情。我虽因皮肤过敏久不端杯,但还是陪王教授随饮二两。下午二时许至东林寺,却正好在这里遇到九华山佛学院的好几位毕业生,他们有的是临时在这里挂单的,有的是在东林寺担任执事。彼此见了,欢恰备至。
连日奔波,迁徙各地,自感十分疲倦,午觉一直睡到下午四时许。王教授的演讲定在晚上六时半,晚饭后,大安法师亲自上楼迎接,此时雷鸣电闪,大雨如注,有人为我们送来雨伞,一行人来到二楼多功能厅,偌大的多功能厅里已是座无虚席。三百多位营员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其中不乏硕士生和和博士生,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将在一周的时间内,接受严格的佛教训练,感受不一般的佛门生活。
王雷泉演讲前,大安法师作简短介绍。大安说,去年王教授来,也是打雷下雨,今年王教授来,又是打雷下雨,皆因王教授的名字中有一个雷字,我相信今晚王教授的演讲一定会让我们如雷贯耳。全场鼓掌,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讲台设在高高的法坛上,王雷泉似乎并不习惯高高在上,他请求把讲台从法坛上搬下来。几个营员帮忙,讲台重新安排停当,王雷泉说:“刚才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当把这讲台从法坛上搬下时,你看,雨住了,天晴了。可见那一方法座非我等俗人所能登临。”全场又是一阵掌声。打开笔记本,他身后的屏幕上现出一行字来《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宗与环境保护》,据说这是大安法师特意点的题目。我坐在第一排,倒想听听王教授是如何把净土宗与人类当前最迫切也是最危机的话题联系到一起。
王雷泉手握话筒,随意地在讲台前走来走去,开始了他的演讲,这是他特有的演讲风格。他从阿波罗登月讲起,据说站在月球上,阿波罗们看到一只蓝色的美丽的乒乓球,那是人类共同居住的美好家园地球。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他说如果阿波罗再次登月,不知他所看到的地球会是什么颜色。他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基督教首先开始对《圣经》上关于“上帝造人,人主载自然万物”的说法发出忏悔,地球环境的恶化,皆来自于人对自然界无尽而野蛮的掠夺。王教授演讲的内容洋洋洒洒,铺得很开,他有着特别的演讲技巧,不时用最尖刻的语句评析当前人们最敏感的话题,如他提到即将举办的那个举世瞩目的某会极尽铺排,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时说:“那不就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们在那里蹦蹦跳跳吗?至于……”这种演讲方式以及这种挑逗性的语言,极受年轻的大学生们的欢迎,会堂里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
演讲原定两小时,但王雷泉一直讲到晚九时半,此前大安法师邀当晚去他丈室喝茶的计划只得取消。
当夜与宽容法师聊天至十二时,沉沉睡去。晨六时醒来,洗毕,去楼下小饭厅早饭。几样小菜极其精致,三碗稀饭,两只馒头,仍意犹未尽,但还是放下碗。饭后,与王教授沿着竹林小径,一直走到山顶,再抄一条小路,至东林寺关房。东林寺近几年倡导十天闭关活动,曾吸引许多知识分子前来尝试。关房为一景色幽雅小区,约五六栋古色古香平房,每间屋约十五平米,卫生洗浴设备一应俱全,闭关者将在十日里足不出户,不见任何人,不发出念佛外的任何语言,一念清净,静观其心。05年我去东林寺时,大安法师曾希望我于当年十月前往闭关,说此举不仅可打消内心燥气,且能洞见自性,增长福慧。但《净土》杂志的主编朱先生后来说,北京的一些学者曾先后来东林寺闭关,结果都因耐不住寂寞而中途弃去,多者一星期,少者三两日。我自知积习太重,不比那些北京来的先生们更有定力,如其半途而废,不如不作此念。现在,看着那一间间幽静的关房,似乎又勾起我要与自我对抗一次的欲望。只怕又是一时的念想,随着时过而境迁了。
下山,与王雷泉等在广场拍照留念,仍由宽容法师开车,经西林寺往九江方向。昨日二时许到东林寺,今日上午七时半辞别,除去晚睡时间,前后不过半日耳。东林寺,十月,我会再来吗?
中午至潜山,由学生董本良等约七八位池师二十几年前的学生在饭店接风,一桌两制。心里感觉这是对法师的大不敬,也只好从俗随顺。只是苦了宽容法师,时下的饭店无荤不成席,做出的几样素菜不伦不类,但法师随缘,淡而无味的素菜,一样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