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前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有弟子皆无以言对,唯有摩诃迦叶的脸上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于是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就这样诞生了。
又过了很久很久,在中国嵩山一个冷幽幽的山洞里,一个从西竺来的和尚面对着一堵石壁一坐就是九年。谁也不知道他在这长久的禅坐中究竟悟出了些什么,直到某一个大雪纷飞的黎明,当他打开山洞的石门,准备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的时候,却看到一个被冻成雪凌的活生生的人。那是一位请求皈依的弟子。如果说慧可的立雪只是在菩提达摩冷若冰霜的内心引起一丝小小的触动,而慧可随后的挥刀断臂,则使得菩提达摩再也无法漠视这位弟子坚贞求法的现实了。菩提达摩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而立雪断臂终而得法的慧可则是禅宗中的第一个中国人。
又过了很久很久,在中国湖北的一座寺庙里,一个叫弘忍的和尚以号召弟子写诗作偈的方式选取他的接班人。几天之后,一个叫神秀的和尚首先呈献出他的诗偈:
神秀是寺里的首座和尚,又是大众的教授师,现在做出这样好的诗偈,看来继承弘忍衣钵的必是神秀无疑了。然而事情的结果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又过了一些天,在神秀的诗偈旁忽然又贴出另一首诗偈:
后来知道,把禅宗的空无观演绎到一个极至的是一个不识一字的农夫。这个农夫出人意外地得到弘忍的衣钵,成了中国禅宗的六祖。禅就是这样不拘一格,就是这样让人在猝不及防中出现效果,随着这首著名诗偈的横空出世,中国的禅宗史上不仅有了六祖慧能这样的名字,“中国禅宗”也应运而生。
禅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凡的智慧。禅的处世哲学是非常规的,其思维是逆向性的。有人说,中国禅宗在佛教中是一个奇迹,六祖慧能的出现,是中国佛教史中一次惊世骇俗的壮举。禅宗的大师们既否定外界,也否定自身,甚至也否定佛本身(禅宗史中就曾出现“烧佛取暖”的事件),他们只承认内心的当下体验,只重视心灵在一刹那间的真实感受。禅宗的大师们是真正的思想者,他们的每一次思维,都把人类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步。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说,一夜之间可能成就无数个百万富翁,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贵族。因此又有人说,禅宗是佛教中的贵族,因为禅宗是经无数代大师们一代一代培养的结果。一部中国的禅宗史,就是一部丰厚的中国精神文化史。可以说,禅宗是中国佛教诸宗中的文化先驱,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是,禅宗所创造出来的则是有形的文字所无法表达的文字效果。
有人说,禅是被一代一代的人说坏了的,因为禅是“不立文字”的。当初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时候又何曾说过一个字?然而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文字,今天的我们又怎能认识禅这一独特的精神现象?就像面对一个不识月亮为何物的人,你必须用手指给他看:喽,那就是月亮!当然大师们也一再强调说,人们,千万不要把我的手指当作月亮啊!
如此看来,要认识禅,文字是必须的,就像认识月亮,必须顺着导师们的手指去看天上的物体一样。
就像仲秋的月亮一样,禅是美丽而圆润的。为了获得对这一美丽而圆润的认识,让我们通过这些有形的文字,进入禅的境界,去咀嚼生活中的如许禅味,去领受人生的无尽禅悦吧。这正是本书意图,也是作者的意图。
打住,说得够多了啊。
(<禅宗故事><佛教故事>,北京书籍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