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郎

(2006-03-12 11:17:11)
 

 

很久没见过货郎了,有三四十年了吧。今年正月,我在贵池山里看傩戏的时候,居然又一次见到了货郎。当时他挑着一副担子,戴着草帽,手里摇着一只长长的拨浪鼓,远远地从村巷里走来,我在一见他之下,真疑是走进了儿时的梦中。

小时候我曾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交通的不发达以及经济的落后,使得人们上一次街比什么都难。于是,就常常有货郎摇着拨浪鼓来到村里。只要那拨浪鼓有节奏的声音在稻床上一经响起,村子里顿时就热闹起来。首先围上来的是妇女们,但凡在当时乡下一般女人所需要的,货郎这里几乎都有。像雪花膏、蛤蜊油、发卡、梳子、扎头的绳子,还有袜带松紧带卫生眼等等。那时候妇女们没有什么大钱,但聪明的女人总会抠出几个私房钱,这些钱平时藏在一个要紧的地方,这时就全派上用场了。妇女们就是这样从货郎那里获得了生活上的方便和心理上的满足。

那时候乡下经常到些外乡人,这些人中最让人可怕的是挑牙虫的老女人。人们说,她其实并不真是为了挑牙虫,趁人不注意,一个孩子的小蛋蛋就被她下去了,下去做什么?下去做药。所以那时候一见到包着头帕,用一种难懂的外乡口音吆喝着“挑牙虫——”的老女人来了,我们多半都躲到屋里去了。也正因为如此,货郎就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外乡人了。

首先是货郎的那拨浪鼓声给孩子们平庸的乡村生活带来许多的欢乐。这当然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因为货郎来了,货郎的担子上有孩子们爱吃的菱角糖球糖或是棒棒糖。货郎的好说话之处还在于他不一定要现钱,可以赊帐,也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如废铜烂铁鸡毛鸭毛鸡内金等比值交换。有一次货郎来,母亲到塘里洗衣去了,洗完衣回来,看到妹妹正在有滋有味地咬着一块麦芽糖,母亲觉得有些不妙,结果发现家里一只祖传的铜鞋拔子不见了,追问再三,妹妹只好如实招供。母亲追上那个货郎,将他大骂了一顿,追回了那只鞋拔子,那货郎白白去掉一块麦芽糖。

三四十年过去了,想不到今天再次看到货郎。我要求能给他拍一张照片,他于是就立即摆好了姿式,做出一副笑嘻嘻的模样。我知道他是一个老货郎,他走过不少的山村,见过不少的世面,在货郎这行当早就消失的今天,他仍然得以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货郎。

那一天正是乡里演傩的日子,人们都在忙着请神祭神,但是,货郎的拨浪鼓摇响的片刻,还是有不少人围到他的货郎担前。这年头即使是在最偏僻的乡下,一个村也会有三两家小店,但是,货郎仍是受人欢迎的角色,这是因为小店里不屑经营的商品,货郎这里都有。三四十年前货郎担上有过的东西,如今的货郎担上居然还有。对于乡下的女人来说,有些东西是永远都需要的。

我打量着这副货郎担,倾其所有,不过百十块钱的物品,我无法想象他一天的所卖,能有多少利润。但人们告诉我说,你不要小看他,他的生意很好,他的利润高着呢。譬如一只纽扣,他用一分钱买来,卖出去却是五分钱;一根鞋带子,他这里是三角钱一根,其实一角钱也不值。明明知道他赚的是暴利,但需要纽扣的人不会为这几粒纽扣跑一趟城里。

我发现这货郎是我的老乡,隔着一道水,又横着几道山,江北那地方的人却跑到江南的山里做起了货郎,这不能不说是江北人的精明之处。他说在他父亲手里就跑山里,他跑山里也有十几年了,一直是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一大早他就出来了,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到天黑尽了,他才回去住。山里人厚道,只要不吃他家的,他就不觉得吃亏。况且货郎也不白住亲戚家,亲戚家女人所需的,他几乎都可以包下,至于钱的多少,也就在其次了。人与人之间有了感情,就不怎么斤斤计较了。

不管怎么说,货郎还是不容易,他每天得挑七八十斤的担子,并且还要不停地跑,不停地吆喝,这就够累的了。我想起江北那地方的很多人变着法子出门骗钱,而这位货郎却凭着祖上传下来的一副货郎担子走村串乡,为自己挣一点真实的辛苦钱,我对他充满了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惠安女
后一篇:哥哥的初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