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消费劵的利与弊
(2009-02-20 12:53:42)
标签:
耐用消费品利处即期消费本人工资国家拨款消费劵杂谈 |
分类: 健康养生 |
自金融危机现显以来,发消费劵的言词不绝,且在成都、杭州、南京、西藏、广州等地已付诸于行动,各种说法频多,而2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称“办法可行”。我看,到也是一种拉动内需、实行即期消费的好办法。
发消费劵利处如下:
一是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拨款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者从自身工资中划出一部分改为发消费劵。这部分人在当今天社会生活中,基本过着“吃喝基本靠贡、进出有车接送、工资基本不用”的日子,对这部分人可以从其本人工资中辟出5%至10%的比例来改为发消费劵,并实行“实名制”,“逼”着其进行消费,同时也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的产生。
二是给中等收入者和困难人群,直接发放消费券以补贴生活。
三是要发行耐用消费品券,使民众提前为耐用消费品换代。比如家电、电脑、手机、数码产品、厨具、餐具、汽车用品、乐器、体育用品等。
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是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是刺激民众消费,而且是在既定的消费计划之外增加消费。但是,一般人不可能按照规划行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人总是面向未来作出决策的,人总是在满足当下的欲望之余,关心自己未来的处境。正是人的这一心理倾向决定了消费券无法发挥某些人所宣扬的刺激消费的效果。
二是假如一个人看到经济环境不好,预期自己未来的收入可能停滞不前,他就会控制消费。更不要说,如果他预期到自己未来的收入将会减少,即使现在手里有钱,也会削减消费,为未来的糟糕前景做筹备。
三是发消费劵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会导致新的腐败。在任何一家单位,领导始终是“拿大头”的,一旦实行,下面的溜须拍马者就会本人给领导发500,便会变成给领导发5000。而作为领导,就会把消费券换成现金存储起来,而并不被用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