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祥云火炬
祥云火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12
  • 关注人气:1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学伍皓 上网织“围脖”《青年时报》社论

(2010-03-16 19:10:44)
标签:

伍皓

现象

网民

记者

微博

官方

杂谈

分类: 精彩转贴

    (青年时报社论)

     试想如果李鸿忠省长之前有过“围脖”上被拍砖的经历,两会期间面对记者的提问,应该不会有一把夺过录音笔的惊人之举

      前天的新浪微博(网友昵称“围脖”)上,发生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小插曲。中午有脖友(微博上对网友的昵称)发帖称:“云南省某领导两会提案:应尽快将在拘留所意外死亡者的家属送入精神病院。”帖子一出,舆情哗然。4个小时后,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即在自己的“围脖”上作出回应,澄清此为误传。众多脖友随后给予了积极评价,称赞“伍皓的澄清很平和”、“值得其他省份的政府部门学习”,并有脖友随后表示,将自行删去原先转发的失实网帖。

       伍皓是新浪“围脖”上一位“资深”用户,以他“新闻官”的身份,在“围脖”上当属“稀有动物”,围观者众,争议者众,一度还曾经因为和网友的种种摩擦,萌生退意。但他坚持了下来,在“围脖”上热火朝天地点评时事、回应热点、营销云南、报告生活,已然成为“围脖”上的活跃一员,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善意和理解。和“有些地方政府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怕网、恨网、怨网,对网络不予理睬、自绝于网络、在网络舆论面前选择沉默的观念和行为”(伍皓博文)相比,在当下对网络回避、抵制乃至抱有敌意的官场政治生态下,伍皓的坚持背后,是一种开放、执着的心态,更有一份可贵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死者家属应关疯人院”网帖风波是一次成功的辟谣,但更有意义的是伍皓融入网络,和民意平等互动的良性机制。

      互联网是各种民意汇集的场所,为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高效率的平台。官员到网上织围脖,特别是以实名的方式和网友“赤脖”相见,平等互动,就能了解到真真切切的民意,掌握实实在在的社情,比之所谓的层层下访、处处作秀,要真实和可靠得多,既能为纳税人省下大笔的开销,又能凭籍网民的敏锐观察和真知灼见,提升公共决策的科学水平和民意基础。

      官员到网上织“围脖”,还有助于提高应对质疑、批评的涵养和能力。两会上委员大声疾呼“讲真话难”,这在网络上根本不是问题。网友对各类事件的质疑、批评毫不含糊,能够为官员提供最好的历练。试想如果李鸿忠省长之前有过“围脖”上被拍砖的经历,两会期间面对记者的提问,应该不会有有一把夺过录音笔的惊人之举。而诸如面对记者质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之类的雷人雷语,也不会那么刺痛公众的神经,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伍皓脖友在一个转帖中说:“转不是炫耀,是希望推广”。我们发表这个社论,也不是应景式地赞扬,而是要呼吁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妨学伍皓,上网织“围脖”。  

  相关报道详见今日A3版

  http://zhang.qnsb.com

    
本报评论员 章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