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2015-07-23 18:32:37)
标签:

文化

钻石动人心

毒蛇死死缠绕

从印度到瑞典

    中国人迷恋童话故事与神话传说,似乎刚刚掌握了文字记载,就哺育出来开天辟地,或者灵丹妙药等等当家主事的趣闻。现代人非常惊讶,如果古代中国独具高深的文化品位,究竟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触摸到富可敌国的顶级钻石了呢?当然,夏商周时代,珠宝行业还没有诞生,矿石开采与珠宝识别的能力非常弱小,即使非洲钻石摆在眼前,也弄不清楚那些怪物的真实来历。(下图:美丽的印度姑娘。)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即便古代中国与钻石无缘,那么,普天之下,总会冒出来钻石诞生的精美故事吧。不错,那段动人心魄的传说,很早就被印度人抢走了。
    熟知历史的人们肯定清楚,珍贵的钻石恰恰发现源于印度。公元前800年,在印度东部的一个河谷上,有人发现一条凶悍的“眼镜蛇”,正跟一颗光彩夺目的“石子”搏斗。那位目击者者立刻赶走了“眼镜蛇”,并拣起了遗留下的那颗“石子”。后来,详细鉴定的识宝人找到了结果,他们确定:这颗石子应该命名为“金刚石”——在梵语当中,“金刚石”具有特殊意义,那就是“不可战胜的法宝”;其实就是顶级的钻石。
    此后,有人解释“眼镜蛇”与钻石相斗的原因:“眼镜蛇”有一对“热眼”,属于特别敏感而又闪光的东西,钻石具有强烈的折光性能。阳光透过钻石,能被折射成如彩虹般的绚丽七彩,就连紫外线和 x射线,也能使钻石发出蓝、黄、绿的荧光。这种折光引起眼镜蛇的恐惧,于是,盘绕环绕,呲牙咧嘴与之展开搏斗。(下图:古代印度的钻石故事。)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世界上首批钻石发现于“中世纪”末期的远东地区。历史学家认为,最初是印度西南部绵延上千公里的钻石矿脉,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威尼斯、伦敦等欧洲最大的钻石市场。有趣的是,真正的钻石工业不在中东,居然源于远隔印度洋和地中海的非洲。大概,非洲男子不但力气大,而且索要的工钱很低吧。
    和以及非洲相隔更远,北欧的瑞典居然后来者居上,他们利用自身的精湛工艺与合成技术,造出了世间第一颗钻石。当时是1953年,瑞典一家实验室成功地捧起了第一颗“人工合成钻石”。下图:印度模特,名满天下。)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印度“毒蛇”,咬住哪件“大宝贝”?(组图)    常言道:财白动人心。无论南亚的印度、北欧的瑞典,人们都跟世间极品——钻石,以自己的方式,攥起了求索、亲近的臂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