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媒体要这样报道房价

(2008-06-15 10:27:24)
标签:

财经

分类: 股票/买房/租房/装修的麻烦事

为什么媒体要这样报道房价

 

因为最近在北京卖房,所以比较多的看了看搜房网上的报道,发现房价是一片喊跌,大标题每个都触目惊心:“第二波降价大潮风雨欲来·”“·楼市拐点清晰显现··”“奥运过后房价会加速下跌?·”“·从量跌到价跌一线城市房价下滑·”

内容我就不摘抄了,单是标题,大家就能轻易感受到房价要爆跌的气氛。

http://www.soufun.com/news/zt/200806/loujiaxiadie.html这是网址。

 

可同时跟这些标题配套的文字内容,却丝毫没有说服力,比如,在楼市拐点清晰显现的标题下,是这样一段文字:“毫无疑问,价滞量缩已经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标准姿态”。我们认为,过高的房价同样也会降低城市化,而决定房价走向的是民众未来的收入流增减变化。但即使我们以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来衡量,也会发现民众的未来整体的实际收入流水平(扣除通胀因素)是趋向下的。”

 

“而决定房价走向的是民众未来的收入流增减变化。” 这确实能算是房价的走向原因之一,而偏偏我们的房价,最忽视的就是这个原因,单说2006年后,民众的收入有什么样的大幅提高呢,可是房价却是坐着飞机向上冲了一回。

再看报道:“北京房价环比首现下降 5月住宅均价降266元”,实在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房价以百元为单位来计算,相当于卖衣服,还是地摊的衣服。

 

再看一个有具体数字的报道:“与银谷美泉同一天开盘,位于亦庄的金色·漫香林三种产品的开盘均价分别为10980元/平米,11980元/平米,12980元/平米。“亦庄差不多已经4年没有住宅项目了,可比照的参数是亦庄二手房成交均价已超12000元/平米了”,金色·漫香林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看到了吧,唯一有实际数字支撑的报道,房价是毫无疑问的在万元以上。二手楼在12000,也就是说,比起我买房子的2007年初,相同地点的房价,翻了一倍整。

 

再看看一些标题:“不能因房价下跌就松动二套房贷政策”,“警惕房价下跌套牢银行”,这些标题才是真的反应了那么点实情,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就该明白,房价大幅下跌,比百姓心慌一万倍的是银行。最近深圳又出现了“零”首付的房子,还有深圳银行频频集体违规,松动二套房贷的报道。我的手机,深圳中介的电话比北京中介还多,这些信号,都说明房产到了一个“坎”上,在全面通胀的今天,房价很可能会不听话的继续上扬。

 

我最近把经济学家,教育学家,股评家和易经大师算命大师等等,归到了一大类,这些,都是你遇到问题时特别想请教,盼着能指出一条明路的专家学者,可往往这些专家的理论互相矛盾,似是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或者皆不准。个个都是50%的概率。生活就象开车,哪怕是查好了地图,到了跟前还得凭着自己判断前进。

 

跑题了,我最终想说的是,媒体为什么要同声喊跌的报道房价呢?这样会有什么意义呢? 

大概是在这样的报道下,第一,可以自欺欺人。营造一种房价在下跌的氛围,使得老百姓,准确说是不怎么看房买房的百姓,认为形势一片大好,我现在买不起也不着急,反正房价要跌。这样就不太会有牢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第二,还是老话,媒体记者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最希望房价下跌的群体,在报跌的过程中,可以压制买房意愿,逼迫房地产商降价,这样,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个人利益,所以他们才这么不遗余力的报跌不报涨。第三,要么就是媒体记者们缺乏一些基本常识,在观察论断上,犯的是井底之蛙的错误。

 

还是那个观点,北京的房价已经跟奥运无关了,至于房价是否大跌,目前还真没看到实际的迹象。

单从这两天看房讲价的客户数量来看,亦庄的房价是肯定要涨的。

 

在中国,要学会看媒体报道,真实情况往往是他们特别想藏起来的,可惜水平不那么高,老是露出马脚。只要不是脑残,都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实情,就跟有一种图形游戏,“比比看,有几处不同?”你把实际看到的,和媒体报道的,稍微那么揉一揉,真实的情况就昭然若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