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深圳的事 |
我的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我的父亲Q总工和母亲谢老师都来亦庄了,我是在亦庄卖房子,而Q总工是来买房子,他认为亦庄是个好地方,很像他在美国呆过多年的小镇尔湾。
Q总工自行联系了很多家中介,在今天之前的上周某天,已经突然出现过一次,中介把他带到我对面那栋楼的三层,推荐了一套比我房子大点的房子,Q总工说很好,很宽敞,很亮堂,不像我这里是一楼,有点遮光。还有点小。他打算买下来,自己偶尔住住,我们来了住住,然后传给我们,也算是份产业,他的老家江西有留产业给后代的习惯。(我以前说过父亲家是地主出身吗?)
那么,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Q总工不买自己女儿的房子呢?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Q总工嫌弃我的房子是一楼,还稍微小了点(103米),他想买不是一楼的,比我房子大点的房子(115米)。Q总工说了,我卖房子和他买房子是互不干扰的事情,大家各干各的。
我无意得罪所有的海贵和还在海外的贵们,但是,Q总工身上发生的各种不靠谱事件,还是让我联想到了他的美国经历,从1980年起,Q总工频繁来往中美,80年代末期外派常驻美国,然后一直美国中国的来回住着,直到最近才比较多的住在中国。
海贵的病症主要表现在与国内格格不入,不是一件事格格不入,是所有事格格不入。这个以后有空再论述。
于是,今天;也就是父亲节的午后,Q总工和谢老师双双来亦庄看楼了,我坚决拒绝同去,告诉二老,我是在卖房子的人,中介很可能认识我,要是中介发现了你们跟我是一伙的,还以为我故意捣乱呢。
谢老师坚决否定了Q总工推荐的房子,说是装修差档次低,跟我的房子没法比,Q总工也承认,房子不如他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好。不过即使谢老师同意,这件事也是难成的,幸亏我先写了Q总工购买手机和电脑的过程,这会儿不用我多加阐述,大家都能明白买房的难度有多大。
看在今天是父亲节的份上,我表现的很和善,打算好好请二老吃个晚饭,并约好了大刘的车在晚饭后送他们回学院路。
吃饭的地方很近,穿过一个马路就到了,夏日的黄昏,微风轻拂,夕阳金灿灿的照在路边低垂的柳枝上。卖楼的女儿和没买成楼的父母,悠闲地走在亦庄宽敞的马路上。这是一个很温馨的父亲节。
一辆白色的中巴停在我们旁边,Q总工告诉谢老师,这是去国贸的班车,四块就能到国贸,咱们不如走吧,说时迟,那时快,Q总工和谢老师身手敏捷的上了班车,只留下我一个人,微笑着站在路边频频挥手送行。像是奥运训练好的礼仪小姐。
晚上接到谢老师的电话,说是他们很顺利,班车到了双井,转300路再到马店桥,然后打的回家,才16块5毛,省了很多呢,谢老师声音脆生生的,比捡了金元宝还高兴。
作为女儿,他们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http://blog.sina.com.cn/yypp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