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遐思
(2012-10-18 18:02:33)
标签:
生活记录随笔/感悟文化杂谈 |
我发现我每天的小说写作时间总是停留在二个半小时左右,很少逾越,不管我是否思路仍在行进中。我都会到时自动地离开电脑,只把戛然而止时的余韵驻留在意识中,让它在我的潜意识中继续发酵、肿胀。
自从我进入写作后,蓦然惊见自己对季节与温度变化会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在以往,我对自然界现象的变化总是反应迟钝的,以致我至今仍不记得在我生长的南方,冬天的树上是否仍能见到绿叶?记不清了,记忆于我是一片迷蒙,尽管少年时我上学一年四季都要经过一座城市公园。
这使得我相信了,写作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包括这个人的性情、心情与心灵,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他成了一个神经异常敏感的人,有时也会变得格外的脆弱和忧伤。
上午的写作忽然变得异常顺利,顺利得让我自己都感到了惊讶。正在写的这一部小说写得我有些艰苦,会经常性的写写停停,好在我一点不急。我从来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但奇怪的是在写作上我总是表现得从容和淡定,即便有时思路受阻而寸步难行,我也总会相信潜意识终究会赶来拯救我,而事实也是如此,写不动了就搁下不写,看看书听听音乐,第二天重新来到案前,那被抑制的思路就会开始跃跃欲出了,有如神助。
我写了一会儿,感觉有点累了,于是望向窗外,整个城市被浸染在一片耀眼的阳光下,而我向西的屋子却没有丝毫的阳光,但我感到了愉悦,就手写了一篇微博:
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而我却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写着我的文字。写作者的孤独与寂寞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他一直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直在试图让他感悟的世界与人性在他的笔下得以真实的呈现。他拒绝了所有的世俗诱惑,只遵守心灵的规约与引 领,但他有时需要一丝阳光的烛照,笼罩着而感到世间的温暖。
写完了这行字,忽然想去室外享受下阳光的抚慰,让大脑休息一下。
我下楼,来到我们公寓的园林小院。我喜欢坐的那张木椅上已经有一位老人坐着了,她仰着头眯逢着眼晒着太阳,一副陶醉的样子;还有许多小阿姨领着的孩子在阳光下玩耍嬉戏、荡着秋千,不时地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时听到有人喊我。我回头,见是我同楼同层的一邻居,他正笑眯眯地望向我。他是一位地产商,我们以前偶尔会在电梯里遇上,我总能从他的脸上看出地产业的行情,好时他会眉飞色舞,不好时他则会唉声叹气,并且话会变得很多。最近我时常能在院子里见到他无所事事地转悠着,显然,房产的行情不妙让他无事可做了。
你们有个作家叫莫言吧,过去从来没听说过,一得诺奖大家都知道了,嘿嘿,他的小说好吗?
我告他八莫言十年代的小说真好,横空出世、惊世骇俗,很值得一读,比如(红高梁)。
是吗?他笑笑,唯唯的点头颠了,可脸上的表情却写明了是不会买本莫言的书来看看的,只不过是因了好奇而向我打听一下罢了。此类人在我的印象中挺多的,我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沿着石砌的小小道缓步走着,想着最近几天在我身上发生的事。
我一直想找一位能长期合作的出版人,他一定是一个爱书的人,而且不是那么注重商业;他信任我,而我则不会在写作上辜负于他,这是彼此间的一种默契与信任。因为我深知我的小说是需要出版者静下心来阅读的,否则我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层深层意味会被视而不见,匆匆的职业性阅读定然无法发见我的“隐藏”,现代人太过于急功近利地阅读与寻找所谓的曲折情节了,而我亦重视情节,只是我的情节必须与人生的境遇相关联。前不久,一位热心的朋友地为我介绍了一位年轻的出版人,我们因此而见了一面,让我惊喜的是,感觉中他正是我要寻找的出版人——他爱书如命,虽然操作了许多市场畅销书,但自己爱的仍然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那天相言甚欢。更让我意外的是他告诉我,他爱人是上戏学导演的研究生,已毕业,酷爱话剧艺术,而此时的我,正好想找一位懂话剧专业的助手,来协助自导我自创的一台话剧。我发出了邀请,他说他爱人会愿望与我合作的。
分手时我说,我把我《六六年》之后的小说交你一阅吧,你一定要静下心来读。他答应了。
隔了几天,他来电告我看完了我的小说:我象您说的,放下了所有的事情专门抽出时间来认真读了您的小说。他说他非常喜欢,他又一次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看出了我小说题旨的幽微之处,而且表示他愿意自已操作出版。
王老师,你是想急于出版呢,还是可以缓一段。
不急,我说,最好明年五月左右。
太好了,他兴奋地说,正好与我的计划吻合。他还告诉我,他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会认真地筹划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如何宣传,如此包装。这都需要时间,他又说。
同时还告我他及他的爱人都看了我的话剧本,都很喜欢。
现在几乎没什么人再会写出你这样的话剧了,他说,它很打动我,我爱人也看了,她愿意跟你合作。并告我他爱人现在不在北京,等周末回来后我们约着具体聊聊。
我的随笔编辑也在同一天来电告我说,我的两本随笔散文集几天后就可以拿到样书了,也就是说问世之日指日可待。
再就是我一直惦记着的话剧,投资方也已开始分头行动了,联系剧场与演员,一切仿佛都在一个短暂的瞬间凝结成了两个字:顺利,而我,反而有了一份担忧。以往的经验教训总是会及时地提醒我,每当一件事情看起来太顺利时,总是会隐伏着看不见的隐忧。
我不能太高兴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幸运的人,我告诫自己,凡事抱着平常心,淡然面对。
回到家,我重新伏在电脑前,继续我的写作,写着写着突然间感到了一种奇异的亢奋,我觉得这也太巧合了,我居然写的是我小说中的主人翁在观赏晨曦中的日出,这让我对这一段的描述变得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触———是因了刚才出门享受了舒适的阳光吗?我不禁扪心自问。没再多想,只是信“笔”顺流直下的写着,键盘在我的手中有一股一泻千里的劲头,而且语感亦让我满意。我忽然觉得这一段描述与人物心理我能一鼓作气地写上下很多,感觉太棒了,这时我提醒自己必须停下我的键盘敲击了,留着,留着明天再来,我向来喜欢留下一点回味第二天再接着写,这种感觉会让我兴奋。
我仍沉浸在仿佛见到了日出景观的情绪中,于是我将这种心情写成一条微博,算是对今天写作的一个小小的自我陶醉的告别仪式:
今日之阳光我心存感恩,我恰巧在我的小说中描述日出时的壮美与绚烂,此情此景让我激动犹在眼前,我在追悔为什么当年在孤寂的海岛上没有观赏日出?而此刻只能用我的笔,带着悔恨的我,去重返我的当年,让那份悔恨化为我的亲历——虽然那只是我此时描述的“亲历“,但我无悔了,毕竟我见证了那一时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