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富宫”的闲聊

(2006-08-24 00:48:12)
分类: 日记

长富宫的咖啡厅我还是第一次来,在我的记忆中,这家酒店是容易被遗忘的,我迎来送往的所有朋友,没有一人曾住过这家酒店,因此,当建勋约在长富宫时,我怔愣了会儿。

建勋说,就在“赛特”旁边。记忆的巡航系统这才迅速定位----那也是我时常经过的地方。

长富宫门庭冷落,地处繁华地段却客人寂寥,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偶尔划过。

我属“划过”一族。我先到,在咖啡厅转了一圈,建勋等未见人影,就在大厅里坐下了。今天的来的人中还有冠中,建勋还说,把罗思也找来见见。因为罗思有一个剧本也是我们计划中的。

一会儿,建勋电话先来了,说我知道你不会迟到,可我被堵住了,麻烦你等一下。我说没事。冠中先到,我们相互寒暄了一会,罗思在大厅里出现了,四处张望。我招了招手。

建勋匆匆赶来时一脸的歉意,用一口浓重的港腔国语说:北京现在很麻烦呀,到处都是车根本没法吃路啦!其实建勋是京城的常客,可这番由衷的感叹好象是在首次领教北京的路况。建勋真是一个典型的老顽童。

我聊了聊剧本的近况,和我的最新打算,建勋凝神听着,然后一挥手,这是你定的事,不用和我说了。我说那不行,我得向你汇报。他说哪有呀,你可以自己决定呀。我拿他没办法,他是“头儿”,可他就是不愿意把他当成“头儿”。可我看得出,其实别人做的一切他都明白,没到关键的时刻他不会轻易出手,他更愿意信任别人。

建勋又兴奋的说起一位香港的摄影师自己写的剧本,他已决定投资拍摄了,是关于一个藏人的故事。他说他喜欢,甚至喜欢的手舞足蹈。而我却对这个故事不以为然,因为建勋曾寄给我看过,我当即否决了,我以为是幼稚的。但他却大大的兴奋了。建勋就是这样一个人,热爱电影,而且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又说起国内是否有年轻的好导演,我们面面相觑,说出了几个,也是谈不上太有才华。于是建勋说起了八十年代香港的新浪潮电影,他说老徐(徐克)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也才二十八岁,舒淇二十三岁,陈可辛也就二十来岁,可那时就已显才华,成为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可现在国内为什么找不到年轻有才华的导演呢?

建勋说,他很想投拍好电影,可不知该往哪投?同时,建勋在含蓄的说到我们计划中的剧本进度太慢。他开玩笑说,要是冠中几天就能写出一个剧本,现在写剧本怎么这么难?

冠中接话说,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已形成了一个大的氛围,其它后继的电影只是推着它继续住前走,现在的电影不好写,不知道方向是什么,也不能再象香港那时似的只写出一个大概故事就能拍了,时代不同了。我以为冠中说的有道理,香港电影那时已成潮流,其它的电影只要推波助澜就成,因为大势已在,所以香港电影不太讲究文学性,因为过于匆忙。大陆的电影还是较讲究文学性的。现在电影的气候不佳,我以为也是出在剧本上,也就是说出在文学的欠缺。

我说八十年代从香港到大陆,均诞生了一批真正的电影人,那时的电影人是纯粹的,因为时代不同于今天,那时的人有心灵,有理想,还有一份真诚,今天这种东西正在丧失。

现在的诱惑太多,我们那时哪有那么多想法呀,只要东西好大家一说就开干了。建勋感慨地说。

我们一直在聊着电影,冠中说他也正在研究八十年代前的香港电影,他也觉得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代。

我也在想,如今科技发达,生活水准也日新月异,为什么就不能诞生出类拔萃的好电影?

这个问题好象不仅仅出在大陆,出在香港,似乎全世界都在面临着这一问题----缺少吸引人的好故事,好电影,更别说震撼人心的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