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

(2019-12-27 08:39:15)
标签:

绘画

历史

良知

情感

文化

分类: 藝術與批評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徐累:「仿擬」也是創造性的一部分

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

陳又川/撰編

【YCCF編者按】據稱北京「《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之《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正在籌備、編輯之中。在系統呈現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水墨藝術家個案之外,在此書中我們也將對2008-2019年以來,《庫藝術》所關注和發表過的水墨文獻做編年史梳理,摘取、收錄其中重要的與水墨有關的學術觀點以及文論,力求在《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圖書中呈現一條不斷變動卻又具有潛在延續的十年水墨『問題史』。我們也將陸續把不斷最新整理出來的歷史文獻擇其摘要在網路上予以推出,其中有的觀念歷久彌新,有的已被歷史所忽略,有的文章則因時代語境的變化,在今天讀來略感隔膜,但那的確是一段歷史的真實見證。通過這些文字和觀點,讀者們可以在自己心目中構建起一個十年來中國當代水墨發展的整體圖景。」

北京《庫藝術》預告中首先介紹了田徐累(XU LEI):「徐累(1963—)江蘇南通人。1984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至江蘇省國畫院從事專業創作和研究多年,一級美術師。現工作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中心,今日美術館藝術總監,《經典》雜誌主編。」徐累先生的核心論點認為:「『仿擬』也是創造性的一部分。」

徐累專訪 (2014年發表於《庫藝術》第 42 期專題『東方根性的當代生長』)

徐累先生早在2014年接受北京庫藝木專訪的主要觀點如下:

(1)坦率地說,今天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創造的低谷時代,我指的不僅是中國,是全球。儘管呈現的方式非常豐富,但究竟有多少具有人類精神高度的產物,很難說。為什麼?一個重要的現象,是這個時代雖然物質豐富,交流便捷,但是,思想平庸。沒有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

(2)二十世紀初,是一個群星閃耀的年代,就一個佛洛德的精神分析學,一個薩特的存在主義,就足以涵蓋文學和藝術的總體思想。佛洛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啟發了人類未知的意識部分,才有寫作和藝術中的意識流、達達、超現實主義等等。當然,二十世紀下半葉也有符號學、現象學的學術大師,如福柯、羅蘭巴特,德里滋,但他們不是引領的,是分析的,置後的,就像今天我們有偉大的演奏家、指揮家,而沒有偉大的作曲家,是一樣的道理。

(3)思想是一個時代的建築框架,而藝術是四面填補的牆體。沒有框架,牆是砌不高的。我們總不能碌碌無為,怎麼辦?我提出“傳統的復活”,就是目前的權宜之計,以退為進,從傳統中尋找再生資源,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傳統並不是單說中國文化,今天,我們中國人通過學習,對不同文化的瞭解比過去多多了,我們是站在文明的總量上看待一切,這是我們創造的基礎。希臘人讓我們認識到,人類一切成就,無不具有普遍性,世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互不相關、各自為政的,任何涉及精神方面的東西,都是互相滲透的,智慧的全面意義。在繪畫上,以上的例證也能說明這一點。這和我們的觀念非常接近,我們這裡叫什麼?中庸之道。

(4)所以,在今天,這是我們非常好的機會。在現代主義過程中,中國人沒有貢獻原創的流派,但今天,後現代的時代是一個解釋的時代,這是我們的長處。過去,“仿擬”也是創造性的一部分,“批註”也是文學創作的一種形式,我們特別會弄這個。

(5)目前所要做的工作,一是恢復性的,所謂正本清源,再一個就是在傳統基礎上的發現和創造。我們有視野,掌握到不同背景、不同時期的文化資源,我們能夠解釋好看似矛盾的關係,化解其中偏執的部分。中國人是善解人意的,“中庸之道”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文化多樣性,從中有所發現,這就貝聿銘、李安的創作成果在他們行業內得到國際認可的原因,像趙無極,徐冰,蔡國強都是融合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從某種角度上,這是中庸之道賦予的文化性格,體現在創造方面的典型。

北京《庫藝術》 預告宣稱: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THE NEW CONCEPTS IN CHINESE INK ART 2008-2019)是「一部十年水墨研究重要文獻」。

北京《庫藝術》並評介說:「 繼《窮盡一生亦不過無限接近》之後,《庫藝術》推出的又一本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力求從“觀念史”的角度考察十年來當代水墨領域中的全新推進與創見,構成一幅中國當代水墨十年來發展演變的整體圖景。評估、梳理、收錄 2008-2019 年在當代水墨領域中提出的重要觀點與問題意識,並以時間線索予以串聯,構成一部不斷流動相互影響卻又參差交叉的觀念生髮的現場。」並告知受眾讀者:將有數位專家、敎授和藝術家的學術專題文論將收錄。他們分別是:張曉淩(中國大陸)、高千惠(中國臺灣)、陳岸瑛(中國大陸)、峯村敏明(日本)、千葉成夫(日本)、沈語冰(中國大陸)、顧丞峰(中國大陸)、朱青生(中國大陸)、賈廷峰(中國大陸)、張頌仁(中國香港)、王春辰(中國大陸)、夏可君(中國大陸)、王南溟(中國大陸)、彭 德(中國大陸)、張 維(中國大陸)、皮道堅(中國大陸)、阿克曼(德國)、陳孝信(中國大陸)、陳筱君(中國臺灣)、李小山(中國大陸)。並同時有徵集到的若干新銳水墨藝術家的作品附圖。

北京《庫藝術》預告告知說:藝術家個案樣本,「本文獻叢書著力收錄,推薦中國最具代表性當代水墨藝術家個案,他們在 2008-2019 年間——針對當下語境,提出全新的個人觀念併發展出獨特藝術語言;在新的問題意識下,從水墨文化中提煉出全新的藝術方法論;在當代藝術與水墨傳統的融合、嫁接上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對於水墨文化在今天的使命和獨特價值有宏觀深入的思考;作品觀念、圖式為業界普遍認可,成為討論今日水墨問題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北京《庫藝術》預告告知說,「在《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叢書中將專辟板塊『黑白立場——最值得關注的水墨新銳藝術家』,以個案形式呈現近年來最值得關注與推薦的水墨新銳藝術家。黑白立場——最值得關注的水墨新銳藝術家 現公開徵稿 。」

這正是北京《庫藝術》「水墨,是我的立場」核心宗旨。

2019年12月27日香港道風山書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