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生活日誌

标签:
上海年代大千世界福音情感 |
我的上海生活日誌
陈凡
生活就像常流水,人人都要面對它。我們都是普通人平凡的人,生活會給予我們什麼?它都是平平常常的,起居、吃喝、求知、奔波和每個人的事業,但這一切又怎麼能跟國家、世界和時代的命運無關呢?人,若沒了自信、信念和目標,
我奔波已久了,但我相信,人活在這人世間間,以常態求其存,那要結就是活得不必那麼以心沉重的,你怎麼超然?以為富貴人生了?以為天下為我獨尊了?
其實,比起宇宙和天地,那人的渺小還有什麼不同意?所以,才須安身立命,看重自已的內力,造化自已的內功,莊子所說:“內不化。”就是要有自已的主見,並不為外界任何擾侵和變化所動搖。這就是聚其內力控其外世的道理。
凡人者,幾乎大多耳根軟,聽不得挑引,人家一說就會觸動一下自已的心思,挑引多了,甚至會沒了主見。我很注意這樣的問題,所以從少年時起,就願意自已拿主意,別人說什麼並不重要,長此以往,內功就基本固持了。
我這幾年更加的獨行俠,但又不是我行我素,采眾家之長,納智者之優,都會對自已多有補益。這兩年生活在滬上,也就隨遇而安。其實,比如做電影,上海也並不比北京資訊差到哪兒去。要緊的是有沒有一顆靈轉的腦子。其它課題也是一樣的。
我知道自已有幾兩重,就知道怎樣在上海做傳媒,做電影推廣,甚至知道怎樣去整合一些在中國大陸可以實現,或逐步實現的東西,人是活動的,就這麼個地球,如果需要,哪都可以去的。然而,上海始終讓我戀戀不捨啊……
我愛上海,我住的徐家匯地方過去在舊上海年代是法租界,舊洋房保留很多,很像香港的九龍塘,我住的地方更加的酷似,不過老實講九龍塘也比不了上海老區段的懷舊味道長。街道滿是法國梧桐,蔭綠安靜,挺歐陸的。
我這個人,總在一個地方呆得不長,此次落滬算長的了。我想,下一站終有一天會到來的。因為,這都跟個人的處世目標很有些內在的幹係。
謝謝上海接納了我這個滿世界跑的浪子,那浪子回頭呢?我大概是個不知道回頭的人,前面那麼充滿希望,哪有時間回頭,瞧瞧都沒時間,……
但,我深深地知道:上海!我還會回來的。帶著一顆完整的心,還有未盡的事業,上海我愛你!一切怎麼地變,愛上海是永遠不會變的,說不一定,上海將就是我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