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悟禅
 

 



 
   
这世间哪得真?又哪得假?你执痴了又如何是好?京城東近夜了,窗外的静寂,在槐树巨大的冠荫之中那么深沉不灭,秋的夜爽凉多了,我便听到有瑟瑟的落叶声,透着朗月闪着一星点儿的亮光乎乎悠悠的飘洒而下。不远,是雍和宫髙耸的红墙,虚虚糊糊的耳边听得有念经文的声音,而不知什么地方又飘飘然吹过一阵摇滚乐的旋律,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竟这样交响着在半明半暗无人行走的胡同深处,幽灵似的漂浮……
   
人生真的好奇怪,纵使你天南地北的转悠,到回京城时心却死一样无生无息的,该又是一轮的秋了。
 
                                      
怎消得几番风雨,
                                      
匆匆又一秋。
                                      
惜百花开了又落,
                                      
叶子绿过是金黄,
                                      
奈何铺满怅然路。
                                      
怨秋无语,
                                      
芳草天涯无归路。
                                            
——C.f《怅然路》题记
 



 
   
我想起自已写过的一个故事……
 
  
《再度秋凉》:
   
秋叶已经快走了,满树的枯黄,它们好像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在等待着什么……
可这阵儿却没有风吹起的样子,林间道上依旧人来人往,嬉笑的幼童仍然奔跑耍闹不停,只有坐在长靠椅上的老人们,安详的在窃窃私语。秋有秋的况意,人们不像夏日那么烦心情急了,一切都缓慢下来,只等秋风起,吹皱那凉涩的柔情。
   
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柳琴,从一群健身漫谈的老人们面前缓缓踱步而过,她留着齐齐乌黑的短发,俊秀的脸上挂着哀怜和忧愁,她行路的迟缓,像是到墓地去参加一次神圣的葬礼,让一旁的老人们顾眄无言……
在少妇的身后,只有五、六步的距离,也迟缓的走着一个小男孩,八岁的昆昆是这落魂女人命中的唯一。
   
母子俩都像是心如静水,在宁静的林间道上默默前行.她没有顾盼,她静静的移动着无感觉的身体,眼前只有空幻的虚无,儿子也像她一样,静静的悄然无声的跟随着母亲,像一只乖顺的小毛狗。
   
在这一群老人的对面,坐着两位婆婆,一位银发坠耳,一位青丝缕缕。“琴子这姑娘也真可怜,他老公上月出车祸死了!我说,大妹子,先前有多好的一家子人啊!”银发婆婆瞅着已走远的母子俩,颦蹙着眉头对青丝婆婆低声说。“唉哎,人儿的命咋会是这样儿?年轻轻的,往后这日子怎么过呐!改嫁也难啊!现在的好男人到哪儿去找!”青丝婆婆伸头同情的张望着。
   
起风了,徐徐的秋风吹动在林间,枯黄的秋叶沙沙的响得悲切,它们开始纷纷的告别树体,恋恋的脱开枝杈,开始飘落起来,一片一片的在半空中飞舞,轻轻的悠悠的散落在林间的道上。
   
凄清的秋色,休戚的情素。
                                      






 
   
夜深了,我倦意浓浓,人间再多的悲欢离合又能怎样?我的心宁静极了,仿佛已不再愿意去寻思什么了!迷糊中我跌入了佛的禅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