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小丫[博客杂志]后花园(佳品推赏)
(2008-04-13
22:11)

林间小丫博客杂志封面
几许春风几许情(书评)
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美丽的风景,
只要心中有爱就会穿越爱的时光。
——林间小丫
像一朵淡淡纯净的白云,悠悠的飘浮在我的心间。每每读到林间小丫的一些文字,就会有这样赏心阅目浸透心扉的深味。如同清醇的明前毛峰,品起来滋味总是那么清淡幽香的,再细回着味儿,又那么甘甜深长而久久留着不尽的。
作者是一位年青聪慧而美丽的海外攻读西方经济学的博士生,我这里有她一点经历的记载:她17岁以南京市第一名考入上海一间名牌大学,几年后进入美国一间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在实际生活中的小丫,真的,从来就没见到像小丫这样可爱单纯的女孩,总是为了别人着想,对于网络上一个陌生人提出需要点钱财的要求,还会因为帮助不了而着急的找同学凑钱。我们想,从一个人的文字、从她对待同学和朋友的热情就可以看出一个人。还有这样的记录:“小丫很忙,正常晚上会自习到临晨1点多,她那里与北京的时差相差16个小时,可以看到她发表文章,回复留言都是在她睡眠的时候,真的是很累很累。”
人们可能仅仅在读她的各类文章时,会亲切的感受到作者文笔的秀丽、真纯和独道,却并不知晓她的学业是多么的繁重和攻读的异常辛劳。她作文写作几乎都在夜深人静,因为她热爱自已的祖国,热爱知识和学习。她不单单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而是一位年青有为的情感作家和诗人。
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读过很多她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具备了“朴素”的特质。古希腊伟大的史诗大师亚里士多德也有一些话曾说:“语言表现了情绪和性格,而又切题。那么,你的语言就是妥贴恰当的。所谓‘切题’,那就是说,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说得很随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丫日寸冠冕堂皇。……语言上这种妥贴的用法,可以使人相信你所描写的故事是真实的。”而林间小丫的作品也具备了真实的“切题”元素。
在我读过了她的不少各类作品之后,我体味着感应着,曾为她写了一篇散文《莫愁潇潇》,我也不知道是否真正的读懂了她?但,我相信是读懂了。其实见文如见人,林间小丫是位率性而极单纯的80后中国女孩。怎么不好读懂?其实阅读任何人的文字,都要先读懂他(她)的心,你才知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写这篇文章的。
未了,还是让我们的前辈、大师、师长和学尊给我们留下些评语罢:
中国文学大师老舍先生说:“思想清楚,才能有清楚的文字。”
中国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作品后面添上去的口学和矫作的尾巴,而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
中国文学大师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春将尽,夏浪火。林间的小丫定会根深叶茂的,我深信。
欢迎进入林间小丫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uyuyy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