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作?(志励篇)
我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中文基础很差,从来就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作文,分数大多在六、七十分左右,八、九十分以上,甚至一百分根夲没有我的位置。就连被语文老师提堂念课文,都是上句接不了下句,磕磕碰碰结结巴巴的,让班里的同学笑话我。
是什么时候文思开的窍?我具体也记不得了,只是有这样一种深刻的启廸,一直铭刻在心的鞭策和激励着自已,我曾经被法国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俄罗斯伟大的作家赫尔岑、陀思托耶夫斯基以及欧洲的司汤达、罗曼罗兰、雨果和中国的伟大作家胡适、鲁迅的文学作品所深深的感染,他们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地印在了我青少年的灵肉之中。
在青少年时代的我,特别是看了多遍的根据他们小说改编成的俄罗斯电影《偷东西的喜鹊》(赫尔岑)、《白夜》(陀思托耶夫斯基)和中国电影《祥林嫂》(鲁迅)以及法国电影《悲惨世界》(雨果)以后,想写作的念头就扎下了根。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结识了文学大师黄药眠、萧军和90年代结识了刘以鬯三位恩师以后,写作的志趣就定了终生……
其实,写作并非要有什么章规要领硬要去遵循,只要你以真实感用笔(现在是用电脑键盘打字)表达得出,日久天长伴着自个儿的人生体验,自然会悟到妙处,并熟能生巧也不是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事。文思最忌束缚,真要从心中喧泄出来了,切莫阻止它,因为高潮即要出现,就像做爱一样。
成为作家的要素,仍然首先是鲁迅所敎诲:切莫做空头的文学家。那要素,我以为是生活的经历体验、中外先师的借鉴和各人潜在独具的才智。当今社会做作家仍然很难,想立志写作的人,弄不好多半会半途而废。作家能在当今社会求得生存、温饱或富足,这都要看自已走什么路。
作家创作,是社会和艺术造化的结果,审视的选择应具个人特色。但做成一个作家不容易,做成一个审视超群、独树一帜和自成一体的作家就更加的不容易。当今会写书的人很多,高下之分自然了了明明,能有佼佼者则寥寥无几。
当今中国的文坛,有多少有良知的作家?我从未妄图成龙的狂念,倒非常的甘愿自修自娱为乐,认真向往平和宁静的大自然生活。其实,残酷的现实总迫人很紧,这跟金钱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有好些时想躲都来不及,太强人所难。倒不如面对现状仰天一笑,可愈在此境,做文愈觉真切,日子久了便成了痴,以为这里面有真命天子要救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