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学庄子逍遥游(修改版)

(2008-02-27 00:07:56)
标签:

文化

 

要学庄子逍遥游(修改版)

 

 

   多少年来,山山水水滋养了我的心身,大好河山太秀丽壮美了!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美景秀色可餐,在大江南北的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值得我留连忘返的佳境妙处,让我感怀中华大地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情景交融是一种人文情怀的抒发和赏品。

 

   说起来,这都是惯常人的游览观光心理,心得也无非是愉悦性情而已。依我心而丈量,也不过如此而已了。庄子呢?他的“逍遥游”篇,所阐述的精神,却把百代生息的山川沃野,悟化到至高的精神之顶,却高而不傲,俯首顿足,揽辽阔为胸襟,纳壮美为陶冶,这样一种时空超越,让人心灵震抖不己。

 

   庄子,就连今天我们也无法考证他生卒年月的先古人,而且家境贫寒,他为何深受历代后人传颂?于丹所言很对,这是因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她又评介说:“庄子生活贫穷,但他不在乎利,庄子思想财富,但他不在乎名。”最后,以心得而抒:“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讲得何其之对,又何其之好。

 

   庄子的大境界,是心静而眼慧。他若作山川游,必定是畅怀而驰,神交而腾飞的那种踏日月之下,行星辰之间的自在逍遥。人若置身此境界之中,那种博大而精深之气运,是若气贯长虹之慨的胸襟啊!

 

   有了这样的襟怀,道法自然的心智就此开启。于丹同样感悟至深,这就是“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已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一个不能真正认清自已的人,也不会真正认清他人。”

 

   《周易》中言:“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于丹道出了我心中观,同道悟者也。当然还有一位宇空来君与我同心志而起悦,她最近写过一篇情恋感思录,悟得真好,许多人会为之汗颜……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不仅仅为自已身体和享用物质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