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的前现代和新现代
陈帆和徐立在讨论即将投拍的剧本《没有欲望的人》
徐立短片作品《平等》海报
徐立短片作品《云在青天水在瓶》海报
上海有一个年轻的影像群体,拉斐尔影视机构经过将近3年的磨砺,以青年电影制作人徐立作为带头人在上海滩演绎了自身的发展史。
徐立至今也不过二十几岁,他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修的专业科目是影视摄影专业。学期为四年。徐立是山东省荷泽市人,很有些山东汉子的风范,为人豪爽、真诚、热情,还有一股子治学的钻研精神。早在西安就学期间,他就十分喜爱影像摄影,当然,他首先接触的是图片摄影,很喜欢在自己的图象作品中,表达一种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观念,所以,他在图片摄影的研习中就十分注意对人的刻画,对景物渲染作用的运用。当他开始接触影视摄影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比较自觉的把握对人的 刻画 和对景物渲染作用的运用,这是他先天有利的条件。在四年的学业过程中,他 除了刻苦钻研影视知识理论外,很快便会自觉的把学到的东西和感悟到的东西,有机的运用到自己的影视作业中。在此期间他拍摄先后拍摄了《舞者》、《梦魇》、《石头记》等等。这些作品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并在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作品节上拿下名次。
2004年,他只身闯荡上海滩,对这个问题我曾问过他,你为什么不去北京而选择了上海?他回答说:“因为我觉得上海比起北京来,还要务实、开放,它是一个全球都很知名的国际大都市,各方面的信息量都很大,不仅能很快学到东西,而且能够确认自己的事业目标。”他的这番话听起来,好象很老套,实际上很反映他的价值取向,一个北方的小子,跨过长江南下到上海,能很快确认自己的拓展方向,说心里话,与同龄的人相比,他是具有前瞻性的。在将近三年多的创业生涯中,他也像其他年轻人一样,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砺,有困难、有挫折、有成功、有失败,也有快乐和痛苦。在我跟他的接触中我逐渐发现,徐立在创建团队方面是有独到之见的。他是从摄影开始入门的,他对影像的认识是有基础的,而且更有他的独到之见,他认为:“如果连起码的影像都不懂,又怎么能够去做影像这一行呢?更无法进入影视业务的拓展。”徐立在建立团队过程中,十分注重影像人材的选拔,也就是说,他要求进入团队的成员,都必须懂得摄影。在创业期间,他们逐步建立起了商业广告的拍摄制作业务,同时又有计划的在摸索进入发行市场的剧情片和记录片的拍摄和制作。徐立没有忘记他的根本目标,他并不是带着团队为生存而拼搏,进而为自己的富足而拼搏,而是逐步将已获得收益中的相当部分,用于自闯剧情片和记录片的拓展,徐立他们正是这样不懈努力着。
我在上海已居留了将近一年,可以说对上海影像广告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是一座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大都市,影像广告业固然很发达,因此,行业的竞争也就更加的激烈,很多像徐立这样的年轻人组建的制作公司实际上都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整年都是黑白颠倒的工作着,具我了解,这些立志于影像发展的年轻人,都愿意为中国电影作出自己的奉献,几乎都有美好的电影梦,但是,能够圆梦的人却寥寥无几。而徐立和他的团队却是最有希望的一个。我祝福他和他的团队能够获得真正的图为。
2月1日后我正好到了北京,便接到了徐立从上海发来的短信,他在短信中说:“拉斐尔将在2月3日下午举行新年PARTY,请您参加。”当时我就说太可惜了,我正好不在上海,但对他明确表示说:“只要我能办到的,我都尽其所能全力支持你们!”6日回到上海后,我特意来到了拉斐尔在仙霞路的梦工厂,徐立对我说:“活动搞的很顺利,来了一百多业界的朋友,我已经很满足了。”随后徐立跟我 谈到了他的一部剧情片《没有欲望的人》的投拍计划,这使我很兴奋。他 给了我一个文学本,当晚我就看完了,并在2月10日再次来到拉斐尔梦工厂,跟徐立、徐巍和牛中明进行了一次深谈,我祝他们成功!
青年导演林航、叶田、蒋锦文等位,在上海拉斐尔梦工场新年独立电影人party活动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