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2008年报解析

(2009-04-23 03:07:45)
标签:

华为

年报

it

今天,华为发布了2008年年报。我记得去年直到7月10号华为才发布年报,今年整整快了两个多月。看来华为做了IFS(集成财务系统)之后,财务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怪不得华为前任CFO纪平能够放下财务管理重担,当起了CHO(首席健康官)。

 

粗粗看了一下年报,有以下几点发现:

 

1.国际化继续开花结果。去年由于国内运营商重组,对于设备商是个小年,加上华为在海外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因此其海外收入的比例从2007年的  72%进一步上升到了75%,而且进入了全球前50大运营商中的36家。

 

2.继续推进全IP解决方案,年报中有两页都花了很大篇幅描述华为的全IP产品和解决方案,这已经成为华为的一大优势。IP化是个大趋势,老的电信  设备厂商也看到了这个趋势,但是由于历史包袱较重,对于全IP的推进力度不够大。作为后来者的华为则从核心网起步,逐步将全IP拓展到其他各条产品线。

 

3.终端是个大变量。华为2008年的年报提到,去年没有合并终端的数据而今年则将终端合并,由此使得去年年报和今年年报披露的2007年数据有了比较大的出入,例如营收从125.6亿美元调整为128.4亿美元,净利润则从6.74亿美元调整为9.57亿美元!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考虑内部合并的问题,把两个数据的差额看作是终端的数据,那么华为去年终端业务应该做得相当不错,至少有2.83亿美元的利润  (9.57-6.74),当然这里只是简单估计,呵呵。今年华为还会继续做大终端,除了手机和数据卡之外,可能还会进军上网本。据传,近期华为将会为国内某运营商定制600万台上网本(整机),其他做上网本的厂商要小心了,呵呵。

 

4. 管理优化开始见效。我在去年已经提过,华为开始从注重收入转变为注重利润,例如对各条产品线的利润考核更加严格,定岗定薪,减少招聘应   届毕业生改为有实践经验的熟手,等等。截止到2008年底华为员工人数为87502,比2007年底增加了6000人,增速进一步放缓。通过这些措施,在EMT的KPI中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人均营收从15.8万美元/人增长到了21万美元/人,这个数据比起8年前的华为(99万元/人)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比起行业老大爱立信(37.5万美元/人)还有一定的差距。

 

5. 去年是华为资金较紧张的一年,这点可以从华为的现金流量表中看出一点端倪。在2008年营收增长了43%的情况下,华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反而有所减少,可能是因为给运营商垫资加上回款不如往年等原因。实际上华为在去年下半年加大了回款力度,据说去年年底前几个月的回款相当可观。再看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从2007年的-2.13亿美元变成了2008年的20.51亿美元,说明华为去年做了大规模的融资。由此我想到华为在去年做了一次全员配股,融资净现金流的大幅度增加也许跟这次配股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华为2008年底的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68%,今年回款的压力应该仍然不小。

 

6. 外汇风险要防范。去年是全球金融激烈动荡的一年,华为外汇结算的损失高达7.76亿美元,而2007年的外汇损失只有0.31亿美元,可谓损失惨重,估计大部分都是由于美元和欧元的大幅度贬值造成的。在新的一年里,华为应当更多地采取人民币结算、外汇套期保值等方法锁定汇率风险。

 

作为媒体人,一方面为华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小小的希望:

 

1. 希望华为能够出不缩水的中文年报。我注意到虽然今年出了中文年报(现在好像已经在华为网站上查不到了),但是中英文PDF文件的页数不同,   中文是29页,英文是34页,两者对照,发现中文版少了几张财务报表,不知道华为是怎么考虑的,虽然是采用的国际会计准则,翻译成中文也不会费多大力气吧?

 

2. 希望华为向媒体披露更多的信息。年报披露的信息还是太少,比如经营费用中没有披露具体的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也没有披露营收中的地区比     例和产品线比例。而在华为每年的分析师大会上,这些数据甚至更加详尽的数据都会公布,为什么要厚此薄彼?我相信财经媒体的记者还是看得懂财报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