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自己的文艺学论坛
(2011-12-28 15:46:41)
标签:
杂谈 |
2010年9月下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与《文艺研究》编辑部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夏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这个论坛缘起,还要追溯到2009年11月间本学科在北京郁金香度假酒店举办的“首届全国文艺学高峰论坛”。2009年的这个论坛所邀请的都是全国文艺学学科的资深专家,基本上没有学术界的青年后学。但北京高校的青年学子(大部分是在读博士生)获悉这个消息后,纷纷自己乘坐公交车到位于北京郊区的郁金香酒店来旁听,一睹大师风采。在聆听大师高论的同时,青年学子们经常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纷纷抓住机会向师长讨教,其中也不乏献疑、商议、切磋乃至批评者。台上台下互动非常热烈。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当时非常感概:这可是本次论坛意料之外的收获啊!还有什么比师生之间、两代乃至三代文艺学学者之间如此平等、民主、自由的讨论,更能证明本论坛的成功和本学科的生命力呢?
但毕竟这是一次以中老年资深专家为主角的论坛,青年学子的发言机会不能不受到限制。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青年学子们说话的机会,他们更多地是提问者而不是主讲者,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就在这个论坛现场,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专门搞一个青年学者论坛,让这些初生牛犊不再作为陪衬而作为主角登台亮相?这个建议得到了本学科老师们的一致赞成。我们不就之后发出了举办“全国首届文艺学美学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并得到了全国各地青年学者(限45岁以下)空前热烈的响应。与以前通常举办的学术会议在发出通知后或应者寥寥迟迟得不到答复,或即使得到答复却迟迟不交论文或论文提纲完全不同,这次邀请函发出后,很快就收到了一百多篇论文或论文提纲(后来订了厚厚的两大本论文集)。青年学子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这可是他们自己的论坛啊!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论文集就是在精选论坛论文的基础上修改编辑而成,论题涉及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研究、美学研究与古典文论研究等领域,且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些文章或切入当下文化热点,表现出青年人特有的敏锐,或不畏艰巨解读艰涩深奥的理论经典,体现了可贵的学术勇气。通过深厚的理论功力深入研究当下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现实,从中提出和解答问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我相信这就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正途。
我更相信,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中国文学理论的未来。
(本文系本人为《首届全国文艺学美学青年学者论坛文集》写的序言,本书将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