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新都听酒歌
戴明贤
贵州人在省内旅游,选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人很多。此州辖一市十五县,总人口中兄弟民族约占百分之八十,其中苗族占百分之三十八点三,侗族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二。其余为布依、水、壮、瑶、土家等近四十个民族。因此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有“歌舞之乡”美称。近些年引起海内外瞩目的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飞歌、情歌等,不过是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的九牛一毛。加上苗岭森林茂密,清水江清澈蜿蜒,盛产杉木,采伐后扎成木桃,沿江漂放至洞庭湖。在贵州人心目中,苗岭清江也是民俗民风旅游的首选。是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列入“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旅游景区之内的地区。
自治州首府为凯里市。自唐宋以来这里就是土司政权所在地,号称“小京州”。历史上多次更名,辖治地域也多次变动。一九五八年定名凯里县,一九八三年设市。解放初还是一个千余人口小镇,如今已是一个十五万人的新城,被称为“苗岭新都”。凯里是苗族聚居区,民族节日就有一百三十多个,号称“百节之乡”。其中盛大的有香炉山爬坡节,舟溪、金林等地的芦笙会,多处地方的苗年、吃新节、跳洞节、斗牛节等等。随处可听到豪宕奔放的苗族飞歌、古歌、山歌、酒歌,观赏古朴多姿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跳鼓舞。任何歌场舞场,又都是绚丽豪华的民族盛装大展览。据说有次法国人的旅游团来,一路喝了拦路酒、进寨酒,极感新鲜,吃饭时唱劝酒歌的苗姑娘先问你怎么来的,两条腿走来的喝两杯,骑马来的喝四杯,乘飞机来的喝三杯,坐汽车来的喝四杯,你怎么答怎么喝。浪漫的法国人大乐,争着说我的汽车是六只轮子,要喝六杯,我坐火车来的,轮子数不清,得尽喝。贵州的农家酒是自酿的米酒,很淡,很好喝,不知不觉就醉了。民间称为“BIANG
DANG”酒,有音无字。因为好喝受吞,往往喝过量而不自知,待到散席出门,软腿拌着高门坎,“BIANG
DANG”一声摔地上了。那位坐火车来的法国人,没等到看跳铜鼓吹芦笙就抬进汽车鼾声如雷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作曲家郑律成云南采风返京途中,听人介绍侗族音乐,决定到黎平一访。消息不胫而走,侗族同胞纷纷带着口粮来会,不期而至者上万人,几座山坡燃起堆堆篝火,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敏感的艺术家激动得热泪滂沱。
有一次陪两位奥地利朋友游黔东南,去上郎德村寨。寨子围在深绿浅翠的山峦里,傍着一条清浅小河。寨前寨后两座门楼遥遥相对,都是新制,淡黄的木色配着草树石阶,叫你忍不住要过去停柱凭栏坐上一会儿。正是农忙季节,我们又来得仓促,进寨拦路等一套仪式都免了。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石级小巷,在空寂的寨子里随意游荡,引得大小狗们尾随着汪汪不已。黝黑的木楼,这家那家探出老婆婆的花白头颅和小孩的虎头帽,坦然地打量这伙不速之客。一群小孩肆无忌惮地围着老外咭咭呱呱。有一个还受祖母的差遣,捧来了又烫又软又甜的烤番薯。午饭齐备,设在一座小庙似的堂屋里。三位穿着盛装,挂满银饰,头戴牛角型大银冠的少女拦在高门坎前,捧着装满酒的大牛角,唱歌进酒。客人们都是事前得过传授的,知道不能用手去接那支牛角,只能低头凑饮一小口,取得跨过高门坎的资格就行。
菜饭都是寨民们做的,桌凳也很简朴。但客人们吃得很香甜。三位姑娘唱着歌巡回劝酒,那一首首的劝酒歌确实也真美,由不得你不心里想着会倒也倒也,手却要接过来往嘴里倾。陪同潘君一边听,一边翻译给我听。有一首唱道:
“今天不是节日。/你们来了一—/今天就是节日。/欢欢喜喜穿上盛装。/来不及杀猪,/杀只鸡表表心意。”
又一首说:
“我不晓得是哪股风把你刮来的。/要是我晓得是哪股风,/我希望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刮这股风。”
该由客人唱的答歌,是潘君用苗语代表我们唱的:
“多谢你家的酒!/多谢你家的菜!/你家酒菜满桌摆,/我们空起双手来。/没有什么礼物送,/唱首歌来谢款待。”
酒足饭饱,主人让我们翻看两本很大的留言簿。翻译安妮抓紧这个空隙,穿戴起全副苗族盛装,让荣敏给她拍照片。我走过去拿起唱歌姑娘们卸下来的大牛角银冠,掂掂它到底多重,怎么苗族姑娘们顶得动。罗曼诺斯基也走过来看,我就顺手给他戴在头上。大家看见,都夸他好看,不提防那三位姑娘跑过来,取过花衣花裙就给罗曼诺斯基穿戴。转眼间,这个英俊的欧洲小伙子变成了清秀的苗姑娘,只是太高大些。大家拍手大笑,争着去一起照像。主人称赞他扮起来很漂亮,他眨眨眼,说道:
“秀色可餐”!F107
戴明贤简介:
戴明贤,贵州安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者。曾任中国书协理事、贵州省书协主席、贵州作协副主席、《花溪》文学月刊社副主编、贵阳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一个人的安顺》曾入围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报矿》曾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燕楼惊豹》获文化部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铜奖,并有《九疑烟尘》、《残荷》、《花溅泪》、《走进云里去》、《采蕨集》、《戴明贤书印集》等十多种作品问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