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卡典礼之晚报特约酷评

(2006-03-06 14:39:41)
分类: 燕山夜话
为什么《断背山》没有得最佳影片奖?
作者:王金跃 

沸沸洋洋的第78届奥斯卡奖终于水落石出了,对于广大的观众来说,奥斯卡最多只是一场
秀而已,电影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这中间永远充满了利益的平衡和制片公司之间
的各种名利较量,明星才是这个夜晚的真正主角。
我想,在这个夜晚,李安导演的心理一定充满了苦涩,尽管他手中举起了最佳导演奖的奖
杯,《断背山》也获得了3项大奖。但是,对于一位有着野心的导演来说,只有最佳影片奖
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就像当年詹姆斯·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获得13项大奖后激动地喊出“我是世界之王”一样。
有些比较幽默的是,在最佳影片出来之前,似乎所有的舆论都看好《断背山》。甚至有媒
体报道,著名影星乔治·克鲁尼在《晚安,好运!》也参加奥斯卡参奖的情况下,说过“
现在整个美国都在谈论牛仔,早知道如此,我们一开始就应该设计牛仔的角色”类似这样
的话。很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国内的媒体似乎也很看好《断背山》的得奖,尤其是一些文艺青年们,在自己的博客山早
就看好了《断背山》,偏爱之情“昭然若揭”。

我当然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只是我始终认为电影的评论其实是一个很“没谱”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阅历不一样。就像我们对于“美女的评论标
准”不一样同样道理。奥斯卡评奖说穿了,只是几个评委审美情趣的一个结论,它是否真
的能够代表一部影片的真正水平呢,天知道!
《断背山》是否应该得最佳影片奖?这样的评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硬要找出奥斯卡
亏欠李安的理由,就有点“出离愤怒”了。就我自己的个人观点来说,我认为奥斯卡的艺
术含量比起戛纳的金棕榈来,一点也不逊色。也许这样的观点很多网友会表示“鄙视”。
但是,我说过,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个观点而已。如果有观众反对,只要你去查查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得奖名单就可以了,黑泽明、伯格曼这样的大师作品得奖的次数比欧
洲的电影奖都要多,奥斯卡也没有冷落阿尔莫多瓦的《有关我母亲的一切》。
李安的《卧虎藏龙》我自己非常喜欢,我觉得他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应该!!!!!
回头再说《断背山》,我自己没有看过《撞车》这部片子,所以对于两部影片没有比较的
权利。但是,我看过斯皮尔博格的《慕尼黑》,坦率地说,我更加喜欢《慕尼黑》。作为
导演,斯皮尔博格的导演艺术已经入了化境了,镜头的运用和有关导演的一切,当今世界
影坛,难逢对手!!

《慕尼黑》对于种族矛盾的解读是充满了好莱坞的娱乐精神,但是,最为一部电影,它真
的让人震撼!

是电影,就应该从电影的角度来评论一部影片,如果单单用一部影片的思想意义来评判,
那还不如直接举行奥斯卡“文学大奖”得了!!
《断背山》就像是一首小夜曲,充满了怀旧的温馨,节奏舒缓,情感表现细腻,但是,我
在看到一半的时候睡着了!!!!
它的优点是: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让你忘了性别上的困惑,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爱情
”,这个感情是无关“同姓恋”这个词汇的!它是我们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感情。这是李安
功力最深的地方,东西方文化通吃!两边讨巧!
但是,过度的甜腻也造成了影片过于煽情,比起去年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的获奖影片《百
万宝贝》来,差的就是一种令人振聋发聩的人文精神!
另外,李安的《断背山》的拍摄手法实在是太单调,我个人觉得,比起同样是以小题材见
长的《百万宝贝》,我倾向于后者!
不知道这次李安的再次与奥斯卡擦肩而过,广大的网友会如何评介?但是我想,把责任推
给奥斯卡评委或者是一种种族上的“歧视”,是没有必要的。这点只要看看姚明在美国的
名气就知道了!!
这几年,广大网友对于奥斯卡评奖的方式很有些“微词”,前几年对于马丁·斯科西斯的《飞行家》和《纽约黑帮》的力挺就可以表现出来,仿佛奥斯卡不给这位电影大师补充一个最佳影片奖就是不公平的表征。
但是平心而论,斯科西斯的这两部影片真的只是平庸之作,如果奥斯卡真的把奖给了他,
这才是奥斯卡的堕落!
一部影片的真正价值在那里呢?我想,一是在观众的心中,只要你喜欢就行!!
第二个就是靠时间的检验,就像当年的《小城之春》、《申肖克的救赎》,时间能证明一
切。
让我们平淡看待奥斯卡颁奖,以娱乐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