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局——边疆维族老乡的待客之道

(2006-03-06 18:54:45)
分类: 闲情逸致
饭局——边疆维族老乡的待客之道
作者:光炜
 
    (郑重说明,今天晚宴的主人是当地的一位机关干部,经济条件尚可,所以晚宴十分丰盛。各位客官千万不要以为,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是如此的高。当地绝大多数普通群众,依然在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贫困、落后和无知,依然在痛苦地折磨着他们。)
 
   今天晚上的饭局,是我来新疆后吃得最丰盛、最有意义的一个。
   下午7点,太阳当空照。从北京来的三个挂友一起驱车前往新疆和田墨玉县——另外八个北京挂友工作生活的地方。
   (解释一下:“挂友”,是边疆挂职同志之间的亲昵称谓,即一起挂职的战友。墨玉:和田地区的一个县,顾名思义,即盛产墨玉的地方,距离和田市区约20公里,新疆的人口第二大县。)
 
(一)、进门
   适逢星期日,适逢当地老乡赶巴扎的日子(维语“巴扎”,即汉语的“集市”,其壮观的场面,我会在另外的文字中专门予以表述)。人山人海的场面,迫使车子在墨玉县城转悠了一圈后,我们才到达了今天晚上聚会的所在——位于县城东部一位当地维族同志的家中。
   说是“家”,不如说是边疆少数民族式的宫殿:走进一扇铁门,是一个约500平方米的院落,院落的东头,坐落着一栋外观比较普通的平房。从院落到平房的门,有几级台阶,台阶上铺着维吾尔族地毯。房屋的主人——一位戴着礼帽、两眼深邃、地地道道的维族同胞站在台阶前,与前来做客的北京客人一一握手。此时,我的心里还在琢磨:这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嘛。然而,当双脚迈进大门后,我发现自己成为了《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双眼已经不够使了。
   走进大门,首先置身于一个约20平米、光线十分明亮的大厅。之所以光线明亮,是因为大厅的顶部全是玻璃,从上面还垂下一只大掉灯。(这是维族同胞住房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大厅右侧是一个1米多长的水族箱,里面游弋着几只新疆特产的鱼(我可叫不上这些尊贵的精灵的名字)。大厅的左侧,摆放着一排沙发和两个茶几,茶几上放满了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西瓜、蜜橘等边疆的水果。我的心里暗自猜测,这大概就是今天晚上聚会的场所吧。
 
(二)、净手
   吃民族餐,第一道程序便是净手。维族同胞的净手十分特别,也十分讲究。在沙发的一端,站着一位又高又大的维族老乡。他的左手拿着一只做工十分考究的铜面盆,上面刻满了各种花纹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其右手提着一个银质水壶。每来一位客人,老乡便会将面盆递过来,此时,客人伸出双手,接住从银质水壶里缓缓倒出的水,轻轻地搓动双手,细洗三遍。洗完手后,千万千万不要有甩手的动作,否则就是对主人最大的不敬。此时,主人会递过来一块毛巾,让客人将湿漉漉的双手擦拭干净。
 
(三)、入席
    净手完毕,主人将我们领到了大厅旁边一间更大的客厅。这时我才明白,外面的那间大厅只是我们汉族同志传统意义上的会客厅,现在的这个地方才是尊贵客人就餐的场所。这里没有餐桌,没有坐椅,沿着三面墙壁,摆了一排沙发,足足可以坐20人。沙发前面,摆放着三张茶几,每张茶几上都早已放满了丰盛的果盘、烤鱼、烤鸡蛋、烤鹅蛋,以及新疆特产核桃仁、葡萄干等。
    今天晚上的主人是一位年届中年的维族干部,名叫阿西木·纳塞尔,他的汉语不是太流利,表述一些复杂的意思时,还需要翻译。在与每一位客人互致祝福后,他将我们让到了沙发前就坐。与汉族礼仪一样,最尊贵的客人坐在中间一张沙发的最中间位置。随后,其他宾客相继依主次入座。
   
(四)、极富民族特色的房屋装饰
    趁着正式就餐前的几分钟时间,仔细的打量起身处其中的这间约30平米大小的房屋。抬头望去,屋顶那豪华的装饰要在场的每一位北京客人为之惊讶:整个屋顶全是用木材装饰而成,12根长约4米、直径约40公分的胡杨木当作横梁、等距离并排镶嵌在屋顶,彼此之间相距约40公分(目测)。每一根胡杨木都被精雕细刻上了类似于繁体“寿”字和清真寺圆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经清油的几遍油渍后,屋顶光滑澄亮。屋顶与墙壁的连接处,则用厚约1公分的木板装饰而成,薄薄的一层木板上,雕刻着牡丹、水纹等各种精美图案,极其细致、极其美观。
    从屋顶中间处,垂直掉下一盏大灯。墙壁四周绣着各种花草图案的粉色窗帘,配着屋顶的原色胡杨木,在灯光的照耀下,使得整间房屋更加富有西域意境。旁边一位当地干部介绍,这样的房屋装饰即便一百年后也不会显得陈旧破败。
   
(五)、茶饮
    正当在为精美装饰暗暗羡慕的时候,主人阿西木·纳塞尔用一个银质托盘,为每个客人端上来了一杯用维药泡制的药茶。据说,这种茶茶有清肺养胃的功效。由于维族餐多以牛、羊肉为主,所以饭前喝一杯药茶,对促进消化十分有帮助。
    于是,我端起茶杯,咕噜咕噜一口喝了起来,含在嘴里,饮进肚里,确实有一种不同于绿茶的独特味道。
 
(六)、主食
    正式的宴会、饭局是免不了要喝酒的。但维族同志的饭局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在喝酒前,一定要先吃一些主食。这样,接下来的相互敬酒就不会因为肠胃空空而伤了身体。
    阿西木·纳塞尔为我们准备的主食全是新疆和田当地的风味:拉条子和烤包子。
    新疆的拉条子远近闻名。一个不大的碟子里,盛着一些手工拉制的面条,拌以鲜嫩羊肉、辣椒、皮牙子(即洋葱)、葱花、西红柿等制作而成的卤,入口的味道,不咸不淡,鲜美中透着淡淡的香。
    吃完拉条子,阿西木·纳塞尔又端上来一个盘子,里面放着6个与普通包子一般大小的一种主食:烤包子。之所以叫烤包子,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新疆风味:将肥瘦适中的羊肉用包子皮包好后,粘贴到专用的馕坑(一种烤馕、烤包子、烤全羊的灶台坑)内壁烤制约30分钟取出。吃之前,最好先用手轻拍其与馕坑内壁接触、稍硬的那一面,使包子内已经烤熟羊肉的羊油渗透到包子的另一面,用双手揭开发硬的一面,吃起来便不会因为羊肉的流出而烫着自己。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几下轻拍后,羊油渗透到面粉中,烤包子的味道更加香脆、可口。
 
完了,写着写着不禁流哈喇了,赶紧找餐巾纸去。未完,待续。
   
(七)、烤全羊
 吃完一个烤包子,肚子基本不感觉到饿了。这时,几盘烤全羊被端了上来,
(八)、炖乳鸽
(九)、酒道
(十)、抓饭
(十一)、酸面片
(十二)、鲜甜的水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