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燕山夜话 |
李安是个标准吗?
作者:沈沣
李安今天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但还是有遗憾。
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撞车》,此前并没有像《断背山》那么风光,从威尼斯金狮奖、金球奖到美国导演协会奖,《断背山》势头很猛。但是奥斯卡有勇气第一次把导演奖给一个华人导演,却没勇气把第一次最佳影片奖给一部同性恋题材或者浪漫题材的影片。
也许因为《断背山》差了一把好剪刀。奥斯卡的一个不成文的定律,是最佳影片奖一定会得最佳剪辑奖提名,别看最佳剪辑奖不起眼,这很符合奥斯卡技术和艺术并重的宗旨。
《撞车》是一部反映美国种族冲突的影片,近几届奥斯卡都会在种族主题上做文章,包括史无前例地将影帝影后的头衔同时颁给了黑人演员--丹泽尔·华盛顿和哈利·贝瑞,去年的影帝同样是黑人影帝杰米·福克斯。
今年奥斯卡的评论,都关注到提名影片题材很敏感的问题。其实,今年的提名影片都是很美国化的主题,都是美国人普遍关注的,包括中东问题、石油黑幕、同性恋和历史上的麦卡锡主义,而《撞车》的获胜,也表明了美国本土的种族问题在美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由于章子怡和《无极》的落选,李安的华人身份使他成为本届奥斯卡上中国人最关心的人物。李安的成功首要的在于他拍摄的是一部美国题材的影片,而不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从《冰风暴》、《绿巨人》到《断背山》,李安作为一个外裔导演,却执导了诸多美国本土化的电影,即便是《卧虎藏龙》的味道,也是武侠式的外衣、美国式的精神。
李安做到的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参与,这一点是中国很多导演没条件或没机会做到的。
奥斯卡和《断背山》说到底是美国货,在不能像星巴克这样在中国设立新奖的前提下,中国导演千万不要因为李安的成功对奥斯卡或同性恋题材前仆后继。李安是华人影人的骄傲,而《断背山》可不是华人电影的骄傲。
这些年,中国电影人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对奥斯卡和美国市场的热情都很大,但是除非他们也像李安一样找机会在美国本土化,光靠武侠古装电影是不可能得到奥斯卡的认可的。
看看去年,日本电影和韩国电影没什么光顾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机会,但是他们的明星都跑到我们的电影里来了,而我们的明星呢,都在美国的电影里面呢。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出现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时,只能说中国电影人正在丧失对中国电影的认同标准。只想说,李安的成功不是中国电影人成功的标准,何况李安还差了一把剪刀呢。
前一篇:好事近
后一篇:奥斯卡典礼之晚报特约酷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