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信----幸福密码

(2010-03-18 16:17:41)
标签:

百家讲坛

毕淑敏

幸福密码

自信

分类: 偶感

自信----幸福密码

2010年2月6日,毕淑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专题讲座《破解幸福密码》

一书首发——新闻图片

 

    毕淑敏,作为医生,会被与她一般接触的人们知晓;作为作家,会因她作品被读者了解;而作为“百家讲坛”的主讲,通过CCTV向众多观众解读她的《幸福密码》时,她就成为无人不知的公众名人。

 

    “百家讲坛”作为国家传媒重量级专栏,几乎成为中国文化导向的风向标,引领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百家讲坛”不太“忠实”的听众,自己有选择地听了一些名人名家(譬如阎崇年、易中天、于丹、钱文忠、曾仕强)的演讲,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文化历史常识的补充,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修养,还是受益匪浅,有很大启示的。

 

    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的讲座,自己不连贯地收听了几辑。她讲课的特点是,就像一位大姐,一个家里的亲人,以曾作为医生养成的责任感,用普通百姓能听懂的话,用她所见到的普通百姓中间经常发生的故事,来剖析人生道理,解读幸福的奥秘,探询人人都在追寻的幸福的密码。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也就会各自不同目标的追求——这与人们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和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他所能实现的社会价值有关——相对于物质而言,它更多的还是属于个人和社会群体精神层面的东西。幸福是人,这样一个有思维活动的个体,在自然和社会活动中,在物质、感情、文化和精神等方面有不同的期待、渴求,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达到某种境界后的一种良好的主观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人会感受到不同内涵的幸福。

    以往我们接受的教育,多数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与其相对应的,那些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主观的、心灵世界的东西,则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了——如果重新站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讨完整的人生观、幸福观,那么,就应该正面回答那些与物质世界无关的思维、感觉、意识等心理活动所能解释的问题,去探询幸福起源的奥秘,破解幸福的密码。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并不是一个成型的、固定模式的一个收获和结果,更多时候是伴随人类一切为生存,为尊严、为感情、为接受所做的那些努力之中的。而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实现某一理想,人们则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克服许多困难,遭受许多挫折甚至磨难,即便如此,也并非每次的努力都会成功。于是人们会抱怨:上帝不眷顾自己,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幸福离自己是那么遥远——于是便丧失信心,丢掉自信——其实这是很可怕的一种应激性心理活动。

 

    毕淑敏是很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透彻分析人们心理活动的。她强调,在人们追求幸福,渴望成功时,对自己充满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她讲道:自信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它是需要经过人们长期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并经过与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交往,参加不同形式的社会劳动和实践,才有可能建立并不断有所增长的。

    自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要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主观意识基础之上的一种心理完善,是一种人格塑造和个性培养,后天形成的心理过程。健康的心理体系,是塑造一个人正常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观意识的强与弱,往往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人类活动中,并不是一切外部条件都具备了才允许你作出判断是否要去做某件事或达到某一目标,如果能够建立比较强烈的自我信任的意识,当他决定要去从事某项事业时,即使在他的努力过程中必然地要经受某些困难、挫折,他就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就会抱定必胜的信心,努力去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信任和外部(社会)对自己的接受、承认和赞许。这些,都是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而当这些在个人努力过程中得到证实,他会产生一种愉悦,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自信,是很容易破解的幸福密码。无论是作为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他的主观感觉和意识都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物质还是对精神上满足度的追求,都可以作为衡量他是否幸福的标准。只要他对自己的判断没有偏差,他的基本价值观可取,方向和方法正确,经过努力,总会使自己达到自己理想的幸福彼岸。要相信自己:天生吾才必有用(这并非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无尽的物质和财富面前,能够满足个体生存和生命延续所需要的物质,总归是有限的,并且这些经过努力是能够得到的。当然,这些只能算作诸多幸福要素的物质基础,而非幸福概念的核心;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空间则无限广阔无尽的,是在基本物质得到满足以外,所获得的社会情感、尊重和承认等非物质的心灵感受。在这样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活动中,尽管人们所能达到的满足程度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大体是相同的。

 

    坚守这样的幸福观和价值观,其实并不容易。而丢掉自信很容易,重拾自信则很难。

    人们在追求幸福,探寻人生价值时,恢复和保持对自己的信任,是让幸福永驻的心理秘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