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林园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区,与太阳岛毗邻,是我国东北规模最大、散养野生老虎只最多的一座虎林园,1996年开始对外开放。
东北虎林园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现有800多只人工饲养繁育的纯种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基地,也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黑龙江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
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地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基础。在东北虎林园建有老虎的野化驯养区、成虎区、育成虎区、种虎区、狮虎区、非洲狮区、虎王区、幼虎区。
在虎园的虎群放养区,东北虎林园为游客提供车体由钢筋网做防护的旅游观光车,人们可以坐在车内去寻觅虎踪,领略东北虎的风采;此外,园内还建有防护严密的步行区和观虎台,游客可以隔着钢筋网欣赏老虎,观察虎的生活习性,或可给老虎投喂食物,观赏群虎同戏、猛虎扑食的场面。
——采自网络资料
虎,是目前已知的形体较大的陆生猛兽,被誉称为“百兽之王”。虎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三位,新春虎年来临之际,人们都喜欢借助虎的威风,在新的一年里虎虎生威,生龙活虎地开拓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梦想。
曾去过坐落在阿城的哈尔滨动物园,观赏散养在山林里的老虎,但那里的规模和虎的数量都远不如专门饲养东北虎的哈尔滨松北东北虎林园。春节,家里来了两位北京客人,我邀请他们去滑雪、冰雪大世界或太阳岛雪博会,都因怕冷而没有成行;而当我倡议去看野生东北虎后,或许是因在虎年大家对虎有所“偏爱”,立即得到所有人的热烈响应。于是,初三一早,我们一行八人乘车来到位于江北滨洲铁路旁的东北虎林园。
虎年伊始,来看老虎的游人很多,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团”,更有许多来自外地,甚至是国外的游客,在中国的虎年来到虎园,一睹虎的“尊容”。
坐进虎园游览观光车,“囚禁”在由钢筋编织成的笼子里,置身于虎的世界,人类成了“少数种族”——我们被散放在不同区域的数百只虎“包围”,被当做异类“观赏”——这样近距离与虎接触,平生还是第一次。
拉开带有钢筋网的玻璃窗,我们可以与虎近在咫尺隔窗而视,自知没有任何危险,仍被虎的那种凶猛威严所震慑!
车子在行进中不停摇摆,举着相机想拍老虎,而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又不可能选择更合适的机位和角度拍摄,只好择机抓拍,光圈、速度、焦距全然顾不上,更感叹镜头焦段不够,一些远处好的画面够不到。
下车后,在步行区,与那些虎兽们仅隔两道铁丝网,此时更有自己是被那些凶猛饥饿的野兽观赏和被伺机吞噬的感觉。我们在饲料点买了些牛肉,去慰问那些过“本命年”的老虎,一条牛肉只够填老虎的牙缝(我们没有买活鸡去喂那些老虎,在弱肉强食的自然世界里,同样作为世间的生灵,相互间的血腥和杀戮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与虎近距离接触,使我有机会观察和了解到以往成型资料所不曾记载的虎的生活状态、习性和特性;当我对虎有了一点直观的了解,并用相机记录下后,也使我能够以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重新认识那些人类既惧怕又崇敬的虎一些故事:
食,是任何生物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百兽之王的虎也是如此。为了使放养在虎园里的东北虎保持其自然的野性和生存本领,虎园管理人员经常要向他们投放一些活的牛、羊、鸡等动物,作为虎的食物。在虎园,有一辆专门来活鸡的“食品”车。出于动物的本能,一旦这辆车出现,虎园里游弋的东北虎便会围拢过来,因为随时会有游客向导游购买活鸡去喂老虎,管理人员就会把游客买的“食品”由车内抛出来,去喂那些等待着美食的老虎。




如同老鼠怕猫,那些可怜的小鸡,一旦被放进虎园,自知凶多吉少,即便拼命逃跑,也无法逃避老虎的追杀。这样的场面,在《动物世界》里见过,而今,“血淋淋”的事实就发生在眼前,本该侧过脸不去观看,但,尝试着拍一些虎的动感画面的驱动,促使自己果断地按下了快门。

虎园中的观虎台是一个大约三米多高的钢架平台,平台下面有散养的数十只野化驯养的老虎。在这里,不断有游客买来活鸡投喂那些成群的老虎。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虎为了自身的生存,也要加入这样一场为“食”而争的角逐。但是,作为大型野生动物,老虎之间的“争食战斗”进行得有章有法,彬彬有礼,绝不像一群饿狼那样混乱不堪。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对虎的描写生动鲜活,虎的一扑、一掀、一扫是它的“捕食三招”。
在虎园,我们见到:当眼前的猎物归属尚不确定时,老虎们会奋力去争夺拼抢追逐的,而当它们中确有一虎将猎物实实在在地摁在自己的大爪子下后,其他同伴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好远远地在一旁,“虎视眈眈”,不再同它继续争抢,颇有绅士风度。在整个虎园,也没有见到哪只虎身上有被同类抓伤或咬伤的痕迹。
虎是否像狼那样“贪婪成性”(在此并非有意贬低狼族)?在悠闲地散养在虎园虎身上不太容易找到肯定的答案。但是,它们是肯定是要为争得一份食物而不懈作出自己努力的:
有游客将一只活鸡垂吊在观虎台下方老虎需要跃起才能够到的位置,不停地引逗老虎,于是引发了又一场虎群的食品争夺战。
(那只鸡和那群虎在观虎台的正下方,自己用单反机无法透过视窗察看镜头前的景物,便把相机背带缠在手臂上,把相机伸出去,对着它们“盲拍”,便得到这样一组画面。)


“美食”得来不易。经过一番争夺,最终,一虎胜出,得到那只鸡的老虎甩开众“兄弟姐妹”,“乐颠颠”地独自跑到远处树林里,独享它的“节日大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