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迅速发展,有报道说在中国有1.1亿人在上网,人类似乎已经进入读图时代。
网络能够提供给我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也简化了很多纸载体的公私事务。人们天天浏览那些由门户网站提供的一幅幅网页,一个个图片,获取撷来之食,省去心脑之劳。这种阅读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当人们在便利地浏览网络的同时,却不经意间忽略了阅读那些纸载体的书刊。
阅读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方式。现在大中小学里电脑的大量应用,免去了老师重复备课写讲义教案辛苦;省略了学生们按图索骥检索资料,整理课堂笔记的时间;也可以使我们在网络上可以读到任何一国度的各类书籍。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增加了,与此相反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接触减少了--一根光缆连接着全世界。
其实,这种“阅读”与在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里阅读的过程和方式,感觉是不一样的。当你在若干种类的书籍中自己精心挑选出一本书阅读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更强。此外,在书店、图书馆这样场所浏览、选择、阅读的时候,在那里无形中形成一种“场”,它会把你吸在那里,忘却时间,与著者交流,那种气氛很让人享受。再有,在书店或图书馆里,除了要搜索新书,还有可能就是再拣起你曾读过的老书,你不一定要逐字逐行去看它,可能你要查阅它的版本变化,或是回忆当初读它的感受,或许还可以获取当初未曾留意的信息。
在书店、图书馆与坐在电脑前阅读,场所不同,纸载体书籍与网络书籍的形式不同,阅读时的主观感受我想也是会有所不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