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连贯的情节,还是一个军事题材的电影,本来是没有耐心看这种题材的,我自己都惊讶自己最近对军事题材的这种异常兴趣.
我朋友发短信告诉我,她刚刚从香港回来,买了一只九千三百元的LV包,还是港币.又说她老妈为了省钱,不去外面吃早饭,在宾馆里泡方便面将就,结果吃完才发现那瓶泡面的水折扣价是五十五元,老妈恨得差点吐出来.买得起九千三港币的包包,却要省结果却花了一百元吃了碗昂贵的方便面.而消费LV包包和消费那碗方便没有什么连贯的内在逻辑,这部电影叙事的风格好象就这样子.电影从头到尾反反复复在说一件事情:这条没有办法违背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是一个悖论,而且非常荒诞,它规定了所有的军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精神病才能提出申请离开.
看完的时候在想,估计也是根本不存在这么一条军规的,它的规定好象比较包罗万象,其中之一是上面讲的,所有的军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精神病,但是得了精神病的人又不可能提出申请主动要求离开军队,能主动要求离开军队的只能是非精神病人.当然影片当中还对此军规有多种"司法解释"的,宪兵们居然去抓非军队编制的妓女,而且抓妓女的时候,也是很荒诞地援引第二十二条军规的.
没有情节的电影是很难吸引人的耐心看下去的,但这部电影的吸引力就还真就在这种不连贯.整部电影都是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故事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堆积,,并且反反复复,就跟鲁迅先生说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反复得多了,也就明白了这军规有多荒诞,各种怪诞的事情不断发生,各种怪癖的人物不停地窜动,演出了一幕幕癔想型闹剧.第二十七空军司令佩克姆将军和联队司令卡思卡特将军互相倾轧暗算;飞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把飞行任务任意加到四十、五十、六十次,企图飞黄腾达。食堂管理员迈洛,在大队搞了个集团公司,拆了飞行员的降落伞,救生包,投机倒把,大发战争横财,居然成为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马耳他的副总督。尤索林干脆一丝不挂去受勋等等.以上这些人物,几乎完全不搭介,他们的言谈都是一些悖论,举止离奇怪诞,由他们构成的世界确实是荒唐,然而它又不是毫无现实生活依据的.
一个制度,尤其是军规,代表的本来应该是一种严密的组织纪律,有着明白具体的指示和精确的规范性.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漂忽不定,瞬息万变,这个规定有无数项内容,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具体明确的规定.谁拥有了话语权,谁就能释法.
正在我绞尽脑汁把这本电影升出个上纲上线的主题,我另一个朋友打电话来了,哭丧道:玫瑰,我还在飞机上.我问:还在飞怎么打电话的?答:登机三小时都没有飞起来,说是空 中 ^(管 &()&制,帮我上网查查出什么事了,我们为退票赔偿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机长冲出来骂 人,都要打 起来了.厦门去不成了.
对美国人来讲这是部荒诞剧,对中国人来讲,却是部辛辣的揭示现实的正剧.对此我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