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土作家·中年作家——吕乃华、刘县生、杜庆忠、郝春晖、张秉庄、陈郁苍、白栋杰、李朋恩、董保宁

(2017-09-08 17:46:00)
标签:

衡水

作家

情感

分类: 散文

《衡水文学志》编撰札记之一百二十七

衡水当代作家

本土作家·中年作家

 

衡水的本土作家是衡水文坛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被称为“平原作家群”,其中既有七八十岁仍笔耕不辍的老作家,也有五六十岁正值创作旺盛期的中年作家,更有风华正茂才气袭人的大批新锐作家,他们坚守自己家乡的文学阵地,把文学创作的根基深深扎在生我养我的家乡风土民俗中,紧跟时代的步伐,深情地讴歌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用优秀的作品激励着乡亲们建设自己的家乡,创建美好的生活。

 

吕乃华

吕乃华1960~  ),衡水市冀州人。冀州地税局干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衡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衡水市民间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衡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衡水民俗文化协会会长。有百来篇散文、诗歌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歌《真心的庆典》获河北省征文一等奖,另有数十篇散文在省内获奖。主编有《冀州散文作品选》等。

出版著作有:

《心之箭》,诗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玻璃房》,诗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12月出版。

 

刘县生

刘现生1963~  ),衡水市故城县人。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广西文学创作协会创作员,衡水市民间文学艺术委员会主任、衡水市作家协会理事、衡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故城县散文学会会长。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近体诗词100多万字。与人合作出版《九人诗选》。

出版著作:

《飞跃樊篱的篇章》,诗词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刘县生散文选》,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杜庆忠

   杜庆忠1964.2 ),衡水市景县人。1980年-1984年在河北化工学院读书。1984年毕业后到衡水地区轻工业局工作,1995年到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工作。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

   出版著作有:

   《心灵深处的挣扎》,诗集,远方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午夜》,诗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郝春晖

郝春晖1964.5~ ),衡水市武强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音乐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音乐文学会会员。1983年入伍,1987年复员后到农行武强县支行工作至今。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歌词、散文、报告文学等。

出版著作有:

《初恋的风景》,诗歌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张秉庄

张秉庄1964.10  ),衡水市故城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教育工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散文。

出版著作有:

《野芦苇》,诗歌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5月出版。

《穿行在平原上的翅膀》,诗歌集,作家出版社,20059月出版。

《从春天到冬天的路上》,诗歌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10月出版

 

陈郁苍

陈郁苍1965.2  ),本名陈玉仓,衡水市枣强县人。河北大学本科毕业生,1989年参加工作,枣强县电视台副台长。

出版著作有:

《平原不老故乡情》,诗歌集,中国外文出版社, 20017月出版。

《故园放歌》,散文集,中国外文出版社,200910月出版。

 

白栋杰

白栋杰1965~  ),衡水冀州人。1985年入伍,上校军衔,2012年退役。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散文,随笔等。

出版著作有:

《梦的边缘》,诗歌集,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7月出版。

 

李朋恩

李朋恩(1967.7   ),衡水市枣强县人。市财政局干部,高级会计师,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衡水市摄影协会副主席,衡水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出版著作有:

《那一片江湖》,诗歌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0月出版。

江湖健行李朋恩

郭俊禹

 

那是20121016日下午,在市作协举行的一次诗歌创作座谈会的开始片刻,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走进屋来,坐在我的近位置上,看到我桌前摆放着的一本《是你温暖了我》的草稿,他拿起仔细浏览着我问其姓名,他告诉我叫李朋恩。

  “啊,你就是李朋恩呀!”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其实,李朋恩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那是衡水有名的诗人,摄影家,在衡水文化界是很有名气的年青人,在市财政局上班。我曾阅读过不少他的诗歌文章,也欣赏过他不少的摄影作品,留下过深深印象。由于忙着开会听课,我们没有过多交谈了解,且随着散会也就各自分手离开了。后来,从朱文利、高洪斌两位老弟那里得到过“朋恩人不错,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值得交的朋友”的赞许资料。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想抽空找他好好交流下,加深了解,写点有关他的文字。

  20121126日上午,我骑车去参加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开馆典礼。回来路过市财政局大门时,突然想起李朋恩,“何不趁此见他一面,相互聊上一番”我停下车来,走进院内,说明情况,门卫告诉我“就在6605房间,你去找吧。”我慢步走进了这座掌控着全市机关单位生存及发展的财政中心大楼,敲响了605房门,听到一声“请进”,我推门第二次见到了李朋恩,对门而坐的他高兴地叫着“老郭”,那样的憨实,那样的真诚。几句寒暄后,我自然而随意地坐到了靠近屋门的沙发上,他也停下手中正忙着的预算审核工作,我们开始了短暂的交谈。

  李朋恩是天津商学院本科毕业,天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单位,他负责着市直单位预算审核批复工作。工作空闲之际,喜爱文学和摄影,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他边说,边打开微机中的文件夹,让我欣赏着他那一次次外出的摄影作品,大好河山、自然景观,美轮美奂。“这些照片,我还没顾得拿出来发表呢!”他说。“你大江南北到处周游拍摄,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我问他 “是的。每次出去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自己的爱好花销些并不疼惜,再说有些摄影作品获奖了,发的奖金又能把这些钱补回一部分来”他笑着说。我听说过李朋恩的摄影作品在国家和省级摄影比赛中获得过不少奖项,据说奖金颇丰呢。

  大自然的崇高和美丽给予了李朋恩无尽的遐思,他崇尚自然。宽广辽阔的草原,浩浩荡荡的大海,无边无际的天空,是广大的;青色的草浪,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斑斓的花朵,是多彩的;参天的大树,错落的枝叶,是多姿的。每当面对这些,他总会有一种要将这些美好画面记录下来的愿望,或许也就是这个原因激发起他对摄影的兴趣和爱好。当他拿起照相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呼吸在天然的氧吧里,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用镜头去感受一份宁静和闲适,去领略一份别致的情趣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享受!因为在一声声的快门声中,他找到了自己描绘世界的独特语言和视角,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张力。他用镜头解读生活,用心品味自然风光,我从他那些描写人类生态的作品中,也读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既有轻灵蕴藉,也有慷慨不羁,既有忧思,也有遐想。一方面呼吁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然医治人们受伤的心灵。

  就像李朋恩自己说的,当觉得镜头无法表达时,一直想找到另外的表达方式,于是,遇上了诗。寻寻觅觅中,有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他开始了别样的吟咏,且行且吟,有家乡和记忆的,有赞美衡水湖的,更有生活的点滴与思考,江湖行走、天涯遗梦。诗歌,给他带来无限欣喜和宽慰。“现在工作比较忙,也缺少了灵感,所以写得少了点”“我对自己原来写的东西,现在感觉还是有些不太满意”“写诗是自己灵魂一种抒发,必须有思想、有个性,并追求卓越,宁缺毋滥”李朋恩边说着边从一旁的书橱里给我拿出那本《那一片江湖》。这是他2009年末出版的诗歌摄影作品集,书中收录了他近年的诗歌近200首,插了一些自己的照片。他还是衡水诗歌界67度组织的发起人之一,近几年来,他以朴实、纯真的归宿感和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发表在《诗刊》、《诗选刊》、《绿风》、《中国摄影报》等报刊上,其作品取材多样,语言清新,感情充沛,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并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在我看来,李朋恩写诗培育起了文学修养,激发了想象,升华了思想,促进了摄影;而摄影,延伸了空间,开阔了视野,给其心灵上带来无限的豁然,丰富了写诗。执著与勤奋,而使他作品颇丰,成效突出,成为青年人的榜样。就像高洪斌说的,李朋恩的摄影作品画面中多诗多意,叫人赏读后容易生发“美、净、清”的感触,涤荡心髓。反之,在其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风光美景沁人心脾后的陶醉感,促成了他的旷达、飘逸的文笔与诗风,使人疲惫的身心在阅读后获得一种“思想力量”的支援。所以,无论诗歌,还是摄影,他都堪称能手。

  健壮而又温柔/简单而又细腻/孤傲而又豪爽/不情愿生活的重复/更喜欢自由的流浪/旅行 我时常走在路上/摄影 更是把精彩收藏/诗歌放飞我的思想/三者三位一体/我追求的路很长 很长……”这就是李朋恩。

                               20121128

  董保宁

董保宁(1967.9~  ),衡水市桃城区赵圈人。曾供职于税务部门,1990年后个体经商至今。2009年开始诗歌创作,在各大文学原创网站、论坛发表大量作品,并多次被中国作家网选登20105月被新浪网青岛“中国作家联盟”原创基地推荐为“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特邀代表,参加了作家出版社举办的全国创作会议。

出版著作有:

《岁月流彩》,诗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1月出版。

《人间有颗北斗星》,诗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5月出版。

 

附:

平凡的诗意

——董保宁诗集《人间有颗北斗星》读后

曹宝武

 

诗拥有诸类文字中最美的语言,其或灵动活泼,或含蓄空灵,既有行云流水般的洒脱优雅,又有回味无穷的悠远意境。它们共同构成了诗别具一格的特质。特别是现代新诗,更给了诗人淋漓尽致的吟唱空间。这诗意的放纵,让诗更加自由、鲜活。诗大抵应该就是这样才好。而诗人仿佛生活的另类,比常人更多一些敏感、细腻、灵性和多情,总默默地在看似不经意间扑捉着常人或一瞥而过或熟视无睹的纷繁世界。大概正是因了这黑夜里的眼睛洞察生活、发现世界,才让生活更具诗意。

我曾不止一次声明自己不懂诗,也不晓得所谓评判的标准,却不得不承认有诗心更有情趣,读诗更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于是窃以为似乎读到了这种感觉,才能算得上诗;而能与诗者、诗作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概就是好诗了。新近在董保宁先生的诗集《人间有颗北斗星》中,我的确又读到了这种感觉,有些篇章也曾引我沉思、琢磨、感慨良多。

诗人的心往往细腻而脆弱、粗犷而坚强。细腻脆弱时花开叶落、风霜雨雪皆有所感常入诗行,其中的惆怅与多情,有时会让人感觉小资般矫情;而粗犷坚强时则家国民生、环球时事更事事关心一抒胸意,其位卑却心怀天下的情怀,又让人心生伟丈夫的敬意。所以,诗人往往是多情与粗犷的合体。小镇诗人董保宁就是这样的一位。

最伟岸的作家是匍匐在大地上的行者,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前行着。于是广袤的大地与多彩的生活,都成了文学的源泉,化作了行者的喜怒哀乐,愤懑时义愤填膺,激动时手舞足蹈,忘情处泪眼潸然。

董保宁的诗有对桑梓故土的恋,对亲人故旧的爱,对家国天下的情,还有对草根阶层、劳苦大众的深情与悲悯。于是自然万物、生活琐事皆诗意无限,都让诗人深情凝望。

诗人是多情的,无论土做的父亲、祖母的拐杖、母亲的幸福、父亲的烦恼、村庄的传说、小城的早市,还是村里当家人门里门外造新楼娶媳妇年味,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条讯息,诗人都要细心备份。

诗人是平凡的,他会为一张汇款单而狂喜,又常为拥有贤淑的爱妻、幸福的生活而满足。他虽不介意做一只平凡的麻雀,却隐藏起大胆的自卑,在那特殊的日子,大方地为敬爱的恩师摘一筐亲手栽种的鸭梨。

诗人是怀旧的,于是常常忆起儿时的露天电影,想起曾经妖娆的桃花与美好的桃花之恋。   

诗人是惆怅的,他为二十年里生命流逝、华发早生而慨叹,却并不沮丧,仍为中年里生命青春的焕发而喝彩。因为流彩的岁月里,正流淌着赤子生命的精彩。

诗人是矫情的,透雨、蛙鸣、飞鸟、茂林、晨露、彩虹以及灿烂的彼岸之花,他定然会伤春悲秋情难自禁。

诗人是敬意的,他为诗歌的海子黯然神伤,为屈子的不朽怀古凭吊,为甘耐寂寞十年磨剑的萧萧以及找水的傻子倔种致以生命的礼赞。

这是诗人小我世界里的生活与真实。但诗人的目光又并不局限于这些,因为诗人是热烈的。他为航母出海而歌,为民生的劫难而怒,在祖国的史诗里高唱着衷心的颂歌,谱写着赤子的忠魂。

但是,一介小我的自饮自酌,并不该是诗人的全部。我敬意匍匐在大地上的行者,更喜欢无论高贵与卑贱,都不为世俗俘虏,永远让身心与泥土相接,既高唱自由的旋律,又关照民生疾苦的人们。人间的北斗星指引着诗人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关照着现实、叩问着灵魂,抒写着社会民生的诗篇。

诗人是悲悯的。董保宁的诗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关照现实,时刻关注着底层的民生。他没有做酒酣耳热的叫喊,没有陶醉于小我的吟唱,没有活在风花雪月的呢喃与险滩飞流的惊叹中。他关心着自己的粮食蔬菜,也为收废品的流浪夫妇那清苦的生活而心痛、驻足,为偶遇的陌生人深深祝福;他在自己的现实际遇中挣扎,也为脚手架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兄弟哭泣和不平。他说他们是城市的肺片,用自己的血汗装饰着城市的蓝天。所以他常常翘首仰望,用自己的微笑送上诚挚的敬意。这样的诗作是咸的泪、痛的血,是盐巴撒过伤口的灼痛,也是诗人的真实与悲悯。

我曾妄言读诗重在一种感觉,感觉的不光在语感,还有意境。《人间有颗北斗星》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情感,并以此扎根于乡野沃壤之中,少了天马行空的不知所云,摒弃了摇头晃脑的呆板陈腐。虽然个别诗作仍难免无病呻吟为赋新词之嫌,但总体上诗人蜻蜓点水的巧妙艺术,使语言空灵而随性,意境深远而悠长,也算难能可贵了。

——2013106日夜于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