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稳定房价仍是当前的调控重点

(2006-02-27 17:02:46)
稳定房价仍是当前的调控重点
王子鹏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宏观调控的过渡期,稳定房价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之所以说“过渡期”,乃是基于对宏观调控由“紧缩性调控”向“扩张性调控”的基本判断。自从年初扩大内需与“鼓励普通住宅消费年”的提法被媒体频繁引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冲动就没有停止过。在资本逐利的本能之下,再度高企的房价无疑是众多投机客和开发商梦寐以求的渴望。而经过去年一年宏观调控的市场,同样潜伏着众多未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在房价这一最重要的市场环节。因此,稳定房价就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就是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同是也是下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
稳定房价有三个方面,一要防止房价反弹,二要防止市场恐慌,三要防止个别地区新的泡沫出现。
防止房价反弹,既要防止总体上的房价涨幅过快,又要防止个别地区形成新的“房价增长点”。平抑房价在去年的宏观调控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四季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比去年同季上涨7.5%,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同时,200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2004年回落8.3个百分点,低于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4个百分点。这预示着今年不可能出现全局性的大范围房价增长。但是个别热点地区对整体房价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2005年,上海楼市一度成为中国房价的“发动机”,经过一系列调控政策,上海房价已经由2005年一季度房价同比涨幅19.9%,一路回落,全年房价综合涨幅预计将在9.2%左右,但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反弹压力依然存在。
更重要的是,由于投机性资本的转移,在上海楼市回归理性轨道的同时,局部地区新的热点正在形成。深圳等地的房价大幅的攀升,值得引起新的警惕。一旦出现新的局部问题,无疑将削弱宏观调控的成果,而在新的宏观调控中必然重演“上海发烧,全国吃药”的局面。这不仅将打乱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节奏,也将带来新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目前,在房价相对较高的北京、青岛、大连等地,集中推出的限价商品房,无疑将会对地区房价起到抑制作用。但对于土地供应有限的地区,恐怕难以采取类似的市场手段。
防止市场恐慌实际上是一个对市场泡沫的消化和市场矫正过程。上海、南京等地的退房潮正是这一恐慌心理的反映。由于上述地区房价普遍超过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因此支撑楼市的多是外地资本和投机资本。而这些资本的撤离将导致市场销售的不畅,开发商资金链紧张,而房价的细微波动都有可能造成当地居民的心理失衡。如果因此形成大规模的退房潮,则会推动整个楼市进入下行通道,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之下,房地产的颓势将在所难免。由于房地产对地区经济的巨大关联度,整个地区经济都将受到很大影响,最终受害的仍然是当地居民。东京、香港等城市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所造成的经济停滞,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虽然内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强大的国有资本作支撑,这一影响将不会持续很久,但造成的损失短时期无法弥补。因此,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市场的支持和引导,防止无理性的恐慌出现。
在关注热点和一线城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并防止一线城市已经出现过的问题在二线城市出现。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当一线城市为不断膨胀的泡沫而发愁的时候,大量二线城市正在掀起新的建设狂潮。凭借他们从参观过的城市看到的财政积累经验,大量二线城市的管理者把城市发展的引擎定位在房地产开发上。这一点,从公开不公开的场合都能看到个别地方领导卖地找钱的急切心情。这种急切心情常常导致投机土地价格的迅速攀升,以及当地经济在短时间内的虚假繁荣。而对资本的缺乏警惕和监管能力,又常常引发过度投机,泡沫大量聚集。而当虚高的房价上攻无望,投机资本撤离,留下的“一地鸡毛”只能由当地居民和财政消化其苦果。这些在当前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乃至比较有名气的二线城市都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
2006年2月23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