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最后的一期茶艺DIY,预想中会来很多的朋友,果不然早早的就陆续有人来了,周末用餐的顾客还比较多,包间里还没有布置茶会,提前把今天要品的几款红茶和茶具都备好了,还是满怀心喜的。
记得我们第一年刚做茶艺活动的前几期就在这方面仓促,很热情,很多东西想展示出来,很多茶也想让朋友们都喝上,连一些信息也想全分享出来,那种心情现在体会就像一杯香气高傲的花茶,还没有喝就很期待,但也不见得人人都爱喝花茶,有人喜欢它的味,有人就喜欢普洱味道,个性太强总是不能被大众信赖。随着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学习,慢慢的学会品茶不语了,有几期茶艺DIY中,因为都是很难得的好茶,平时也买不上,来的又都是在家经常喝茶的姐姐们,下午活动中,几乎我们已经不说话了,都是在静静地细品每一杯的汤感,好像觉得在这些茶上面添加一些自己的意见和想象是多么的可笑。一杯茶有它自己的本味,已不需要再放其它的,即便放少许失去的就是遗憾。
在北京的冬天我们喝的最多的就是红茶,以前没有发现红茶的优点时,都是普洱,还有乌龙茶。有一年朋友给我打电话他在云南开了间茶馆,还有茶山和工厂,茶是自己制作的,他推荐给我喝,给了几款样品茶金丝滇红、滇红金针、有机红茶、古树红茶。当时我们对有机红茶最有好感,耐泡,香气高傲,芽头肥状,芳香味醇厚,也就从那年开始每年在夏天会跟云南朋友订红茶,到春天红茶也就销完了,员工们也有很好的福利,有红茶的陪伴,让我们都很温暖,工作中的气氛也像红茶一样向征着热情,包容。
大叶种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质,连续冲泡十次以上依然不减本味。

高档红茶都是金芽,汤色金黄明亮,杯口有金圈,金圈越明显级别越高

我们今天品茶时按级别来喝的,就没有从泡好的茶汤香气来喝。越好的茶入口越是滑,甜,细腻,整个口腔中的都是甜甜的,让人很回味。从泡第一款古树红茶开始说不出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氛围,大家都很兴奋,就到级别高的滇红芽尖时,显然也没法静心品出它的花果芳香味。跟大家分享我之前品过这款茶的汤感时,我忽然想到,我一直跟大家讲红茶中加奶,加糖味道多么的好喝与健康,结果都动心了,期待红茶与奶的结和。


年前的这期红茶做的非常成功,短短的时间里,只因有茶大家都像家人一样,关注茶汤,聊聊生活中那些关于茶的事儿,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喝茶,也在学习,为什么觉得缺少什么呢?我也过这种心情,缺少的是一种有爱的吸引,对茶的尊重,对茶器具喜欢,朋友知心的交流。在北京这么一个时间紧张的城市,也许只有在天厨的氛围才能带给一群陌生人的温暖与感动。

喝茶需要交流,学习茶文化也需要用时间的积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