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2010-01-12 19:42:19)
标签:
杂谈 |
那天带5岁的儿子去地质博物馆玩。
兴致勃勃地参观到大约是第二个分馆,看到化石的部分,有电视播放了一段动画,生动地介绍,一亿两千万年前,一只小鸟如何变成化石。伴随悠扬而略带忧伤的音乐——很熟悉,我听出是保罗西蒙的“I'd
rather be”——
开始小鸟还在觅食,夜幕降临时叫了几声。一会儿遇到火山爆发,火山灰淹没了一切,小鸟也掉落在地上,死了,被火山灰掩埋。然后经过地壳沧海桑田的变迁,它变
成 了 化 石。当风沙磨蚀了封存它的岩石,剥落了一层层岩石,它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鸟骨的痕迹而已。
儿子的眼泪流下来,“妈妈,那个小鸟为什么会死呢?”“它为什么天黑了还不回家呢?天黑了,它为什么叫唤呢?”
之后他说不想再参观了,想回家去。帮他擦了好几次眼泪,哄了半天,地质博物馆其余几个分馆他再也没有兴致参观了。
此后几天他总是想起,问我同样的问题,“妈妈,你还记得那只小鸟吗?”我点点头。
“妈妈,它是怎么死的?”
我解释火山灰会淹没一切生物。
他又问“为什么火山灰会让它死呢?”“天都黑了它为什么还在那儿叫呢?”
有时当我不自觉偶然哼起“I'd rather be”那首曲子,他的眼泪就会汪汪的:“妈妈你别唱了”。
其实从此以后,每当想起这首歌,我的眼泪也总不禁汪汪的。
于是我从网上查了这个歌词,七零后的同龄人都熟悉的一首老歌:
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Its saddest sound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最感触它最后一段:“我宁愿做一片森林,而不是街道......我宁愿感觉大地在我的脚下......但愿如此”
经营素食餐馆、推广素食文化六年多了,蓦然发现这句话道出了我们的心愿,是的,“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为什么素食与此有关?
因为大量肉食,带动大量畜牧业,导致大量粮食用于喂牲口,耕地变成饲料基地而不是人类粮食基地;大量森林、草场变成饲料基地、牧场......多年积累之后就是雨林消失、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近年我们痛苦地体验经历的地球变暖及其气候灾难频频发生。
所以,做素食的动力之一,就是祈愿推广素食的环保作用,因为,我们都 有 心 爱 的 孩 子:
我们祈愿——我们能 留 给 孩 子 的 这个世界有更多森林、而不是更多公路、街道和汽车。
我给儿子唱了几遍(英文歌词)。几天后,偶然听到他自己在吐字不太准地唱“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这句歌词将会贴在我们 天厨妙香素食餐馆 的留言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