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逐生命

(2011-05-23 16:23:57)
标签:

福贤路

习惯性头痛

前言不搭后语

电脑屏幕

楼顶

分类: ◆刀向柔情
   博客上发了一篇《一个农民工女儿的新年愿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这么多的人在关注我们的农民工。我曾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了很多类似如账篷这样的农民工儿女,他们深深牵挂着在别人城市里用血汗甚至于用生命去换取“让生活过得好些”的父母们。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思想与思考去关怀他们的父母,然而,他们其实是无法明白他们的父母在内心深处溢流的那个愿望。父母那句“让生活过得好些”话里包容的,更多是对人生价值的迫逐,对自己即将老去的生命的一种留存,他们要用不长有生之年,为儿女为妻子为了他们的家庭留下自己全部的,生命中能澎湃的力量。
   这种力量也是对生命“剩余”价值的追逐。

    ......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也是。可实际上,我感觉自己一直在过着并不是我理想中想要的生活。我承认我现在很健康,我也不否认我是自由的,与身边很多己享受着小康生活一样在这座城市过着无太大差别的日子——但长期以来,为了自己卑微的生存,我总是执拗地握住工作和理想的手,一刻也舍不得放下,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内心的某些需要。我曾经在我的一篇散文中这样“解剖”自己:“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了,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必须承认,我就是这种人。我被自己对理想的生活的向往遮住了眼睛,因而对生活中美的东西视而不见,见而不察,并在不知不觉中游离到生活之外,做了未知的“理想的”生活的奴役。 

  曾经,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实现理想目标日常作息表”。其中有一条:每天读书一个半小时,每天最低限度写足2000字。看起来轻描淡写的两件事,但长期实践下去实属不易。每晚12:00后我还在对着电脑屏幕作认真思考状,翌日清晨头重脚轻迷迷糊糊赶去上班,有时候到了办公室,自己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怎样横过车辆如织的福贤路和升平路的,每次事后都惊出一身冷汗。我的身体、记忆力和感知力也因此严重受损:严重失眠,食欲不振,习惯性头痛;总是拿着手机四处找手机,信投出去后才想起忘了写地址,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神情漠然,与陌生人交流倍感吃力……

  以实现理想的生活的名义,我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心目中神圣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千真万确,我一直都在认真地生活,并企图完整地、高质量地拥有生活,但实际上我仅仅拥有生活的极少部分,并且与“理想的”生活相去甚远。

  某个假期的晚上,时间已接近午夜12:00,我像以往一样还在书房里忙忙碌碌。没有任何预兆,突然间停电了。我一时不知所措,惟一能做的事是一边懊恼不已一边望着漆黑的电脑屏幕发懵。半个小时过去了,仍旧没有来电,不得已,我只得暂时舍了手头的写作,准备去楼顶上休息一会。站在楼顶扶栏往下看的一刹那,我被午夜大街上五彩缤纷的灯光和热闹的行街人惊呆了,多美的夜晚啊!这才恍然记起自己已有半年之久未在晚上踱出房门了。整个后半宿,我在楼顶度过,陪伴我的是大街上的灯光和行人。 

  我敢肯定我听到了内心的一声尖叫,如释重负的、愉悦无比的尖叫——如花开,如微风落在琴弦上。

  理想的生活就是你现在拥有的生活,前提是,你必须学会去享受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边缘
后一篇:你以为你是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