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也“国际” 他也“国际”

(2009-02-14 20:18:10)
标签:

房产

分类: 我的新闻作品
 
  沪上冠名“国际”楼盘近50家
       http://www.jfdaily.com 2004-11-19 15:57:50          稿件来源:房地产时报  
 

 


 

  近日,居住在浦东某社区的胡先生出门,发现社区外围路上,原来挂了几年的硕大的“××新社区”牌子忽然变成了“××国际社区”;见对面一辆公交车开过来,车身上是一个楼盘的巨幅广告———“××国际城”;乘车途中,又看到了一组高大的楼盘牌———“×××国际华城”。他不由哑然失笑:叫“国际”的楼盘何其多也!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本市用“国际”两字冠名的楼盘居然有近50家。最多的是浦东,有13家;其次是长宁区,有8家;连偏远的青浦区也有6家。
  近几年,上海地区居住的“国际化”特征日趋明显。据最新统计数字,在上海生活的境外人士,分别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据有关部门最新数据,境外和外省市人士在上海的购买房屋需求旺盛,约占今年上半年全市预售总量的25%。
  看来,“国际楼盘”在上海是有一定消费潜力的。据信义房产近日针对境外人士购房需求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在选择物业时,物业外部环境是首要考虑因素,包括购物、子女教育、空气状况、绿化质量等;境外人士购买的房型面积一般比较大;其次,境外人士很在意物业管理的品质。
  台湾楼评家蔡为民认为,很显然,开发商如此冠名是为了提升楼盘的形象、格调,希望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光顾。但这让人感觉很虚幻。当然,没有冠名“国际”的楼盘并非就没有“国际”的品质。一窝蜂地叫“国际”的现象,台湾三十年前曾经有过,而现在,200个楼盘中没有1个。大家觉得叫了“国际”反倒俗气,给人一种“媚外”的感觉。
  一位市场研究人士认为,房地产开发行业内一直有“一外则灵”的说法。当楼盘名称冠以“国际”之后,它就可从区域性市场转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市场,对销售是有利的。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当能够突破楼盘命名中的假象,更多地从楼盘内在品质出发来加以判断。
  据悉,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上海近几年已经有命名办对“花园”、“宫”、“城”等楼盘名称进行清理、审批。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关注一下楼盘的“国际”化命名呢?

作者:王舒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