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想起杨浦中学

(2006-09-11 12:53:31)
分类: 前尘往事

昨天是教师节,今天欣喜地在文汇报发现,我初中的同桌宋永民(在五角场小学当班主任)被评为“师爱在家庭中闪光”百万家长评选班主任中优秀家庭教育指导者,杨浦区一共是8个人。
我和宋永民是初中同学,我的初中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学校。杨浦中学,环境非常优美,有荷花池、假山、凉亭,当时比较有名的是,杨浦中学有全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杨浦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一直很好。
每天晨课,我们都要学一首古诗词。我们班级的语文老师是蒋霞君,班主任是数学老师袁丽萍。她们2位至今还跟同学们保持联系。(可惜的是我的高中复旦附中,听说至今没有1个同学跟那里的班主任联系过)我们经常举行老同学聚会。
多年以后,才会体会到什么是师恩。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杨浦美丽的校园里,文学的兴趣在萌芽。
蒋霞君老师的素养高深,她总是在教育我们在学习好以后,怎么做人。
这种语文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的作用可以在多年以后还会显示效果。
比如我高中三年是在复旦附中读的,可是我毕业的时候,高考是全校语文笫2名,笫1名比我高2分,是谁呢?也是蒋老师的学生,舒明。舒明在杨浦中学同届校友,当时我在1班,他在3班,语文都是蒋老师教的。后来我和他都进了复旦,毕业后都进了文汇报。
杨浦中学培养了众多有才华的人。比如比我们高一届的胡劲军,如今是我们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社长。他在杨浦中学待的时间可比我们长,整整6年。早在他的高中时期,就已经是上海市中学记者团团长了。他写的文章刊登的青年报上,是杂文,笔风类似鲁迅,令我等感叹弗如。复旦大学时期,他又获得了自立奖,并且为学生上课。我14岁的时候,初三,胡劲军高一,我们杨浦中学成立了小云雀文学社,每人班级抽出1个语文较好的人加入,当时蒋老师推荐我去。文学社的社长就是胡劲军。我们在文学社的活动还是挺丰富多彩的,当时邀请了《青春万岁》扮演呼玛丽的演员——复旦附中的施天音过来演讲。我们还自己动手编一张小报纸。(那时候我可不知道将来会成为报人)
我们初中为什么考了出去?那是因为杨浦中学后来改为笫2师范学校了。(当然现在又改为杨浦高级中学了)当时蒋老师和袁老师就去鞍山中学任教了,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
多年过去了,杨浦中学宽松优雅的氛围和老师永远令人感觉亲切。那时候没有题海战术,有的是兴趣的培养。
如今,听说杨浦中学已经是上海市的名校了,今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笫十位,真的是非常可喜可贺的。
很怀念杨浦中学的很多老同学。比如过去4班的金向民是我的老邻居,进了电台以后,现在听说出国读书了;4班的毕允为如今在加拿大,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