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亡国之君(11)

(2010-03-30 09:47:55)
标签:

文化

(第二章:4)  

     这次攻击张皇后的行动闹得满城风雨,年轻的信王也为此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因为在魏忠贤的党羽们对张国纪发动总攻的时候,有传闻说,魏忠贤要诬陷张国纪“阴谋杀害天启帝,拥立信王”。信王朱由检此时已经17岁,算是成年人了,他很清楚,尽管自己对这个所谓“传闻”一点也不了解,但如果魏忠贤的这个阴谋真正实行起来,等待着自己的很可能就是无法逃脱的大祸。可是面对着巨大的危险,他却既不能主动出击作一番拼搏,又不能设法逃离隐匿避祸。此时,他再次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无力与无奈,虽说名义上贵为亲王,实际上只不过是政治棋盘上任人摆弄的一颗小棋子。

  表面看来,魏忠贤对于皇帝唯一的兄弟还算尊重。魏忠贤喜欢花木,因而也喜欢用花木作礼物送人。他也不时地差人给信王送些花草瓜果之类的东西,作些表面上的应酬。但信王却不敢为了一点表面的礼貌就放下心来。他生性节俭,本来不大喜欢花花草草一类的东西,但每次魏忠贤派人送礼,还是要表示极喜欢,极感谢,要重重地酬劳来人一番。就是在自己的家里,他说话行动也不敢透露出半点对于魏忠贤的不满情绪。因为他知道,在自己的身边就有魏忠贤安插进来的私人,无时无刻不在对他进行着监视。这是一种深刻难奈的压抑感,无奈之余他只能更多地埋头读书,读得最多的是史书,每当读到东汉末年权阉当道,欺君误国的时候,忍不住就要勾起无限的悲愤和感慨。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唯一能做的,却只是推说有病,不再参加任何朝廷中的礼仪性活动,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只希望快一点成长,早日到自己的封地去,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

  担惊受怕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之中,小小的信亲王已经长成了一个很像样子的青年人了。像朱氏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一样,他的身材不算高大,但也许是母系的遗传基因在起主导作用,他不像祖父和父亲那样肥硕臃肿,而是清癯瘦削。常年生活在深宫的畸形环境里,养成了这个青年人双重的性格。一方面,长期作为呼奴喝婢的一宫之主和位尊爵重的亲王,使得他性情严急,有时甚至很苛刻,自以为是而很少能听得进去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难于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处境又让他敏感、多疑,有点过份自尊,在内心深处却又十分软弱,在重大关头他往往拿不定主意,怨天尤人,怀疑自我,最后是毫无主见地把一切听凭命运的安排。但少至从表面看来,这位年轻的亲王还是沉稳持重,神态庄严的,给人一种过分早熟的感觉。

  他还从祖父那里继承下来另一种品格,就是生性吝啬,从好的方面说也可以叫作俭省。自小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模本较小,他就会先对齐一边的边角,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填满,免得浪费纸张。对于经济账目他也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以他的身分是不能随便出宫的,但为了节约起见他常派人到宫外去买些食品和用品(如果在宫中支取价格通常要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要仔细地讯问价格情况。直到他作了多年皇帝以后,说起宫外鱼肉小吃的价钱来,他仍然记得一清二楚。对于一个皇室亲王来讲,这样精打细算也许是必要的,因为尽管国库中每年要为他拨出大笔款项作为生活费用,但在宫中各级太监的层层贪污盘剥之下,所剩并不算很宽裕。

  虽然在性情上不是没有可疵之处,但总起来讲,在为数众多的皇族子弟中信王朱由检还是一个难得的俊秀人才。他主要通过自学阅读了大量经史著作,学问方面已经不亚于一般士人。儒家的正统观念对他浸润极深,对于孔孟之道以及程朱理学,他都有一定的造诣,而且有些自己的见解。高级皇族是绝不会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因而本来用不着学着作那些章法森严缺乏生意的八股文(当时一般叫作“制艺”)。但时代风气所致,能不能写好八股文似乎是当时衡量一个人才学的唯一标准。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学不俗,朱由检在制艺方面也下过不小的功夫,所以他后来亲笔撰写的诏令、上谕也常常带有很浓重的八股气。但八股文讲究代圣贤立言,要起承转合,有强烈的说理性,又特别注意文字的铿镪韵律,经过这样的严格训练,他的文章一般说来还是朗朗可读的。相比之下,他对于诗律词章的功夫下得就不够,为了体现风雅,他也作过诗,但从现在能见到的几首“御诗”来看,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

  宫廷生活有俗不可耐的一面,但也有当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艺术生活,朱由检受着这种艺术气氛的熏陶,也很有一些艺术感觉。他喜欢清雅,讨厌俗艳,在贵族子弟中也算难能。他的字写得不错,学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大体是魏晋比较古朴的风格。他也热爱音乐,喜欢古琴的高远、琵琶的哀婉,自己还能作曲。这样的学问和修养在朱家的龙子龙孙中的确是不可多得的。

  可惜的是,他几乎命中注定了是天生我才必无用。因为明代制度是严禁宗室王公干政的,亲王一旦成年要迁移到自己遥远的封地去,叫作“之国”,从此就被禁锢在封地上,不得随意离开一步,也不许对朝廷和地方政务进行任何干涉。这些王爷们虽然位尊禄厚,实际上却如同一帮高级囚徒,唯一的任务就是花天酒地,生儿育女,为已经庞大不堪的龙子龙孙队伍进一步扩充实力。由于之国意味着远离出生成长的故土和所有的亲朋故旧,而且通常是一去就不能复返,所以亲王们对于之国大都很不情愿,只要有办法,总是一拖再拖。只有信王,面对这混乱的朝局,是真心而急迫地想要尽快之国的,好远离京城这块是非之地,确保自己的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