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阚凯力的免费无线IP又是一个伪命题

(2007-01-17 09:45:32)
近来阚凯力先生抛出的新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无线网络电话IP技术,建议用WIFI和WIMAX技术来迎接奥运,因为如WIFI技术覆盖奥运场馆只要100万元,同时说电信行业应该成为政府第五公用事业,应该由政府建设无线网络公用设施供用户免费使用。

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我不是无线局域网技术专家,阚先生也不是,判断技术的生命力应该首先是电信技术专家的事。WIFI技术主要用作承载数据业务还可,但其覆盖范围还不如小灵通,没有切换能力,用户掉线很难解决,再加上VOIP的QOS质量也无法达到电信级水平,如果用这去承载奥运基本通信业务,肯定会是个笑话。这就像大货车虽然载重量大,但你不能用它去装一切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至于WIMAX,现在运营商现在都是拿它代替城域网使用,并不能直接解决到用户接入,移动功能的终端芯片估计08年才出来,终端出来至少晚半年,成熟还有1年,如何去迎接奥运会?而且应该需要了解WIMAX的技术实质,不要被所谓50公里覆盖的噱头弄蒙了。

从全球来看,只有英国电信因为缺少移动业务,将WIFI搞成类似中国电信业的小灵通项目,不过好几年用户数只是在十万级,发展并不理想,也没有分析师太看好。

VOIP是技术发展趋势,从过去的IP电话到现在互联网上的端到端VOIP,用户喜欢它,最重要的是便宜的资费。但让政府把无线网络设施作为第五公用设施,免费提供用户VOIP却只是凭空画的一个“饼”。可以说电信资费趋势是便宜,但决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断言:电信资费的趋势是免费。

国内外虽然都有免费使用无线局域网的,但大都是有特定条件和促销条件的,比如酒店,需要你住宿才能免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理性人明白的最简单的道理。水、电、暖气都是政府垄断的公用事业,但是这些年只看到涨价,没有像电信费一样降价,政府不可能在这方面做赔本生意。

从电信业发展看,虽然有一定公用性和垄断性,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可竞争”领域,不可能再统一到政府垄断,欧美国家其实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基于经济学中“可竞争理论”影响形成的理念,欧美国家采取的管制办法是,不再想过去一样过多干涉市场主体的具体竞争形式,并允许运营商走向相当程度合并(比如美国小贝尔们又重新合并成AT&T巨无霸),但在市场准入和技术标准问题上实行更加宽松的政策,尤其是推动新技术进入市场,通过推广竞争性的新技术来使这个行业保持一定竞争性。

比如在3G许可发放上,现在市场上有3家主体运营商,欧洲国家采取增加一张新的牌照,即发4张牌照的方式来刺激行业竞争,虽然4张牌照可能最后有的不能坚持运营下来,但却会在行业中发挥“鲶鱼效应”,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不断刺激行业竞争和提高行业效率。

再说在VOIP上,消费者喜欢的是便宜价格,而运营商关心的是实现技术成本和QOS服务质量,而政府更关心是安全利益。看到阚凯力先生多次把VOIP问题归结于政策,只是感觉他离政策决策层越来越远了(顺便说句,2004年信产部成立科技委和经济专家委员会,供政府高层决策参考,邀请七八十个专家,这位先生被政府领导要求直接排除在外)

对于消费者而言,VOIP安全可大可小,但对于国家而言,并非如此。现在PC-PHONE方式和纯互联网式的VOIP在互联网侧主叫很难实行跟踪,用户打个电话不知道是从国内还是国外来得,也难以监听,这样原来的信息安全体制完全失效。尤其是PC作主叫可以非常灵活,可以用软件实现,比如过去骚扰一个用户,意味着你必须不断去拨打电话,而且很容易追踪,而用VOIP,你可以用软件自动日夜不停骚扰,且很难追踪,现在还有人专门弄了一个行当,国外叫做’VISHING”诈骗,比如可以通过软件主叫,自动轮流拨用户号码,提示用户银行帐号需要挂失或者核对,引诱用户输入帐号、密码等,每天只有几个用户上当就够赚了。VOIP导致互联网开发性的安全问题直接传导到电话网上,而且也每个电话用户受到病毒、黑客的攻击。

再说执法监听,美国政府要求所有VOIP运营商在2007年必须实现执法监听,而且私下强制SKYPE要求设立集中的节点供监听,美国政府也投入大量钱和研究人员组织开发VOIP的跟踪技术和监听技术。

再比如VOIP紧急呼叫功能欠缺,在上海打个报警电话,用VOIP可能接到了北京110。上次电视中报道死了一个人,国家就不得不命令所有运营商花上数亿元,统一紧急呼叫接入。VOIP是技术发展趋势不假,如果要推动无线VOIP普及,应该首先去研究它,向政府喊话的时候应该帮助政府解决政府关心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展PC-PHONE试验,其实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看了阚凯力先生多次又指责政府组织PC-PHONE试验,也难怪这些年无论离政府、还是市场实际都太远了,不做课题研究,也没有一线人员提供信息。实际上在试验一直在进行,只不过在开展PC-PHONE业务实际试验中,一些用户游牧到国外,后来中央政治局高层接到xx功分子VOIP的骚扰,给了运营商领导尴尬,最后让运营商费劲查出来自试验地VOIP,因此只得设法筛选用户了,边想法研究弥补安全管控。

现在VOIP实际有不少灰色经营者,政策并不是瓶颈,在国外也一样。但在国外,VOIP经营者反对管制VOIP,不希望搞VOIP许可,因为这样意味着必须承担提供执法监听、缴纳普遍服务基金等义务,而国内VOIP经营却希望管制VOIP,政府发放VOIP许可,希望借此让运营商免费开放资源,让自己去直接割麦子。

但这恐怕并不现实,从国外来看,一些VOIP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达成了接入结算协议,运营商才给予质量保障,香港电信管理局对未与运营商达成协议也有很多限制,而且很多固网运营商如PCCW、SBC、AT&T等私下都布置了VOIP侦测、封读设备,阻止未与自身达成协议的VOIP业务利用自身承载网络,美国关于是否“网络中立”的争论还在激烈博弈中。

看了这些年阚凯力先生的学术特色,其实就是做一个简单的大归纳,根本没有经过严谨学术论证,就时不时冒出“真理”,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把一点矛盾就放大到决定性、绝对化,比如技术过剩论,看到长途光纤容量大就说整个电信业技术过剩,实际上电信网长途传输是有富余,但接入网速率一直仍然是瓶颈,无论3G、宽带接入等都是。

就像我们过去把所有的社会罪恶都归结为私有制一样,阚凯力先生2003年以前把所有的电信问题都归结到"固网垄断"上,而在2003年以后又做了一个大归纳那就是“需求不足”,这就否定了整个3G,现在又做了大归纳就是仿佛无线IP就能解决电信业所有问题,甚至能够让电信业玩完。

电信业有很多真正搞学术的专家,但是他们只是不想太把学术变成娱乐,无论是电信技术还是经济、政策,本质上不是一个供媒体炒做的领域。因为真正的专家大部分时候在埋头搞学术,反而万金油专家的“噪声”似乎成了“真理”,这种噪声反而让业外人对电信业更加不可捉摸。虽然自己不是一个专家,听多了这种噪声,觉得有责任出来侃侃。

-----
个别人恶意攻击留言,在此删除。再次声明本人博客代表个人观点,博客不代

表任何单位意见,博客不代表任何集团利益。本人主张应当认识到规模经济性

特点所带来的一定垄断性,但应当通过推进市场竞争提高效率,本人赞成利用新

技术上推进市场竞争,比如在3G、WIMAX等新技术应用上增加现有基础电信运营

商外的市场主体加入竞争,也很高兴看到阚凯力先生似乎认识到新技术是打破

垄断的最好手段,也很钦佩阚凯力先生过去无畏提出打破邮电垄断,不过严

重反对阚凯力这些年许多不切实际、破绽很多的理论,尤其糊弄媒体、国家,

甚至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